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环球视野 >

“伊拉克通”眼中的悲剧:民主没来 霍乱回来了

[摘要]【环球时报驻伊拉克特约记者 陈宪忠】伊拉克军方11日在靠近叙利亚边界地区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头目巴格达迪的车队,此举让笔者身边的伊拉克人似乎看到些许政府打击IS的决心。相比对政府的失望,伊拉克民众对西方把自己的国家演变成千疮百孔更为不满...

  【环球时报驻伊拉克特约记者 陈宪忠】伊拉克军方11日在靠近叙利亚边界地区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头目巴格达迪的车队,此举让笔者身边的伊拉克人似乎看到些许政府打击IS的决心。相比对政府的失望,伊拉克民众对西方把自己的国家演变成千疮百孔更为不满。笔者在中东工作、生活近40年,在伊拉克待的时间最长,也几乎走遍讲阿拉伯语的国家,眼看着西亚北非就像一艘小船,十几年来风雨飘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靠在平静的港湾。伊拉克是美国用武力撕开中东的第一个缺口,此后12年,一直留在伊拉克的笔者不断目睹中东的血雨腥风。美国及西方盟友打着民主旗号在阿拉伯国家推行所谓的民主,从政治上及军事上彻底摧毁以往中东国家保持的政治平衡,同时借“阿拉伯之春”对自己看不上眼的国家掀起“颜色革命”。西方武力入侵、军事干预,颠覆政权、挑起内战,甚至为一己之利纵容恐怖组织,给伊拉克等国留下宗教、教派、部落纷争和内战。

  “阿拉伯之春”是美国人画出的天方夜谭

  常有人问笔者,伊拉克是战前好?还是美军占领期间或美军撤离后好?笔者从2003年伊战前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伊拉克,每个时期这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问题,但从安全、经济发展程度等多个角度看,美军占领期间和现在,是绝大多数伊拉克人认为日子最不好过的时候——主权沦丧,恐怖分子横行,治安条件极其恶劣。自从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拉克就没有一天停止过恐怖袭击,汽车炸弹、路边炸弹及死亡随时伴随着伊拉克人的生活。当地人和笔者谈起伊战前被西方制裁的日子说,尽管当时物资匮乏,但政府免费供应日常所需,老百姓最低生活保障还能维持,最主要的是有生命安全。现在,伊拉克的家庭主妇成天为出门忙碌的男人提心吊胆,孩子上学能否平安回家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伊战结束后,人们期待的民主没有看到,相反,当权者只顾自身利益,或本政党及小集团的利益,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的诉求,政治腐败以及各种贿赂、贪污比以前更为恶劣。笔者生活在一个缺医少药、缺水缺电、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巴格达。绝迹几十年的霍乱疫情又因卫生条件极差开始在伊拉克多地出现。巴格达夏天最热时气温高达50多度,一旦停电,老百姓只能备受煎熬。有报道说,伊拉克有80%的年轻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从年初开始,伊拉克各大城市每到星期五都有人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改革,惩治腐败,改变国家一盘散沙的现状。

  除了战争,“阿拉伯之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阿拉伯世界隔空画出的另一个天方夜谭,他们想在一夜之间改变中东上千年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的积淀,想利用人们对现政权的不满培植反对势力,按照他们设计的目标走,但这谈何容易?从伊战到“阿拉伯之春”再到纵容IS,西方的目的就是削弱阿拉伯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造成中东地区深陷战争和混乱——叙利亚到处是战争废墟,利比亚不再安居乐业,也门自家人相互残杀,伊拉克除了战争就是屠杀。据伊拉克东方台近日报道,安巴尔省一个和IS武装有矛盾的部落遭集体枪杀,死亡70多人。

  伊拉克人说,美国打IS“光说不练”

  笔者身边的伊拉克民众已不相信美国能给他们带来真正和平。他们认为,美国及西方对IS的空中打击效果甚微,“光说不练”。现在伊拉克政府不得不求助于俄罗斯,以便尽快从IS手里夺回失地,获得暂时的安宁。在电视节目中,有伊拉克议会安全委员会的议员公开表示,欢迎俄罗斯打击IS。

  对于俄罗斯出手打击IS招致北约的不满和警告,笔者接触的伊拉克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问笔者:打击IS这样重量级的恐怖组织是全世界的事情,为什么俄罗斯一参与,西方国家就这样害怕?这只能说明,他们在反恐问题上有双重标准,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叫反恐,不符合自己利益时就说是支持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

  当地人很直白地告诉笔者:“IS这个极端组织的出现也是受美国及西方所赐,要是地区没有战乱怎么会滋生出来这么一个组织?”他们说,该组织成立以来,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反人类的,也是反伊斯兰教义的,他们在控制地区内炸毁有上千年历史的清真寺,还在伊拉克、叙利亚摧毁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迹。伊拉克人说,相比他们,邻近的叙利亚人更惨。当地人略带嘲讽地告诉笔者,美国能从上千公里外发射导弹精准击中目标,但也能犯低级错误,把武器和给养空投给和叙利亚政府对抗的恐怖分子。还有人甚至怀疑,美国把叙利亚和伊拉克当成对付恐怖分子的主战场,这样西方国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给我5000美元,我现在就离开祖国”

  有居住在伊拉克和土耳其边境的库尔德人告诉笔者,他所在的边境城市扎户就聚集着大量难民。当地军心涣散,最新消息是有300多名什叶派民兵离开和IS作战的队伍,准备逃到欧洲,他们无奈地说:“为政府流血看不到前途,还是选择离开祖国更好。”

  笔者认识的很多伊拉克年轻人以及中产家庭都想离开这个战乱的国家。伊拉克难民大多先通过土耳其到希腊或塞浦路斯,然后再转到其他欧洲国家。据伊拉克航空公司的人讲,飞往土耳其的航班每次都爆满。笔者身边有些家产的人都走了,为的是保住命。萨利姆是与笔者共事20多年的伊拉克朋友,全家信奉基督教。萨达姆时代,萨利姆是一家大型国营军工厂的总经理,现已退休多年。萨利姆有4个女儿,其中3个移民美国,再也没回来过。最小的女儿前两年公派留学,政府规定学成不归要接受重罚。为让女儿别回来担惊受怕,萨利姆只好变卖巴格达的房子赔付政府。唯一留在伊拉克的是大女儿,在北部摩苏尔做医生,IS开始肆虐后,全家被迫丢下家产,先逃到库尔德自治区,后来又转道约旦,花掉所有积蓄也没办成去法国的移民手续。萨利姆告诉笔者,法国出于政治需要,宣布接纳伊拉克的基督徒,但女儿和很多基督徒费尽周折,等了几个月又无奈回到库尔德自治区。现在,萨利姆老两口都每月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帮大女儿。

  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有100多万基督徒,文化程度高,很多人在政府部门任职,最为人所知的是阿齐兹,在萨达姆时代出任过副总理兼外长。但现在,基督徒被边缘化,据说基督徒只剩下10多万,能走的都走了。笔者的一个基督徒朋友说,他所在的教会安排了20多个从北部山区逃难来的基督徒家庭,教会靠信徒们的捐助给这些人提供些饮食。

  伊拉克人移民国外的势头不减,伊拉克政府为此组织研讨会讨论移民问题。笔者听说,一次会上有一个年轻人大声地说:“只要政府给我5000美元,我现在就用这笔钱离开伊拉克。”他说,现在办移民的黑市开价为3000美元,到达目的地后付款,路上费用所需2000美元。

  办不了移民,就只能强行闯关当难民。在伊拉克电视台报道中,笔者看到来自伊拉克南部海港城市巴士拉的一个年轻人在希腊闯关时被边境警察阻拦。欧洲为叙利亚和伊拉克难民开了一个小口,但很快,又有也门等国难民混入难民大潮。中东多国的民众流离失所,根源在于美国与欧洲国家前些年对部分中东国家采取的态度,留下的是干涉别国内政所酿成的恶果。现在大批难民拥向西方国家,对这些国家来说,也将不得不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正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所说,叙利亚难民问题是西方一手造成的,他们要为叙利亚的难民潮埋单。


《“伊拉克通”眼中的悲剧:民主没来 霍乱回来了》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hqsy/25864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