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9 02:4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教育退费”类诈骗
这种诈骗一般多发于开学前后7月至10月,骗子通过拨打电话,冒充教育、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打着“发放扶贫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学校补助款”等幌子,以将助学金、教育费转至受害人银行卡为名,诱骗被害人到银行ATM机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诈骗被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
防范建议:
接到这样的电话,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挂断,或者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咨询后再作定夺,切勿听信他人的指示随意汇款。
虚假荐股类诈骗
骗子使用虚假网站、电话、短信,声称掌握股市内幕信息或庄家动态,可以推荐牛股,赚取高额利润。一旦股民相信并与之联系,再以佣金、服务费或加入学习班等方式,骗取股民资金。
防范建议:
凡以入会、提成为名,为股民提供优质股票信息的公司和网站,均系非法网站;让股民先掏钱后提供牛股信息的,多半不可信。
新生儿出生补贴类诈骗
诈骗分子窃取受害人孩子出生信息,假冒医院或卫生局工作人员通过短信或打电话给事主,谎称新生儿可以享受补贴金,并提供所谓财政部门电话让事主进行咨询。一旦事主拨打其提供的电话,不法分子即假冒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以确认补贴是否到账为由,诱使事主前往银行自助设备进行查询,借机通过电话控制事主进行转账操作,骗走钱财。
防范建议: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咨询后再作定夺,切勿听信他人的指示随意汇款。
银行卡类诈骗
骗子用手机群发“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信息,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服务电话。当事人一旦与之联系,对方会设计连环电话,在取得当事人信任后,让其将银行卡内的钱汇入某账号,骗走钱财。
防范建议:
遇到此类情形,当事人要直接咨询银行对外公布的客服电话。
贷款类诈骗
骗子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当事人与之联系时,对方则声称贷款需先支付保证金或部分利息,当事人按其要求汇入指定账户以后,对方步步下套,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
正规贷款会对个人信用严格审查,不会在贷款发放之前以任何形式要求您先行支付利息和担保金。
《河南省公安厅紧急提醒:16类电信诈骗正在年前坑人(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3109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