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豫南竹沟镇被称中国小延安 刘少奇亲手种下石榴树

[摘要]竹沟镇,刘少奇办公室的旧址门外,石榴树仍枝繁叶茂。 □策划新闻热线调查部记者王悦生文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1998年的冬天,河南确山县竹沟镇,一位名叫张金明的老人正坐在院里晒太阳。突然,一个中年人走进院子,兴奋地说:“北京那边把照片寄过来了。”老...

豫南竹沟镇被称中国小延安 刘少奇亲手种下石榴树

  竹沟镇,刘少奇办公室的旧址门外,石榴树仍枝繁叶茂。

  □策划新闻热线调查部记者王悦生文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1998年的冬天,河南确山县竹沟镇,一位名叫张金明的老人正坐在院里晒太阳。突然,一个中年人走进院子,兴奋地说:“北京那边把照片寄过来了。”老人听完愣了一下,看完照片,才想起来前几天在石榴树旁拍照的难忘瞬间。照片上,张金明站在中间,左右两侧分别站着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和李先念夫人林佳楣。来送照片的中年人笑着给老人开玩笑说:“您老面子大哩很啊。”

  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也铭记着刘少奇在竹沟主持中共中央中原局工作的那段峥嵘岁月……

  【踏访】竹沟至今仍有“小延安”的印迹

  盛夏的确山县竹沟镇,空气好像吸了水雾的海绵,湿热黏身。适逢七一,不少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头顶烈日来到竹沟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任凭汗珠浸透衣衫。

  纪念馆的室外区域,穿过一片小竹林,绕几个弯,可看到几栋灰砖砌成的房子。其中一栋房子显得格外沧桑,外墙上有些砖块已经腐蚀,墙上还残留着一些像弹孔一样的小洞。房门口的牌子显示,这就是刘少奇在竹沟工作时的办公室。

  “这栋房子原来是当地老百姓的民房,房子分三间,少奇同志住一间,堂屋是客厅兼会议室,还有一间是警卫员居住。”竹沟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部主任徐且亮介绍,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刘少奇兼任中原局书记。第二年初,刘少奇一行抵达竹沟,在此主持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工作,“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他在竹沟工作生活了70多天。”

  如今,纪念馆门前的道路名叫“小延安路“,沿街个别商店也以“小延安某某店”命名。一个豫南小镇,为啥跟“延安”扯上了关系呢?徐且亮说,这是因为刘少奇在竹沟主持中原局工作时,举办了多个党训班、训练班,培训人员4000余人,其中党员占了2800多人,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

  当时,刘少奇看到竹沟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高兴地说:“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从此,“小延安”的美名开始在全国传开了。

  【往事】刘少奇亲手在竹沟种下石榴树

  刘少奇办公室旧址门口,有一棵枝干遒劲的石榴树。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部分树干已经中空,但整棵树仍在倔强生长,树叶翠绿,果实累累。

  在当地,很多人都能说出与这棵石榴树有关的故事。“这棵树是少奇同志亲手种下的。”竹沟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1939年1月28日,雪后初晴,刘少奇经南阳泌阳,抵达竹沟,因为保密工作,他化名“胡服”。当地方言里,“胡服”与“伙夫”发音很相似,所以,当地不少老百姓以为这位浓眉大眼的人是个“伙夫”。

  如今,竹沟还流传着当时老百姓编的一个顺口溜“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沟,妙计定中原”。刘少奇在竹沟走访老百姓时,发现一个老乡家种着石榴树,他感慨说:“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该像石榴树那样,扎根、开花,映红竹沟,映红全国!”后来,这位老乡就把那棵石榴树连根刨起,送给了他。少奇同志亲自动手,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把它栽在了自己办公室门前。

  可以想象,那时的刘少奇有多少个日夜在窗下借着微弱的灯光工作,偶尔劳累时,看到门口那棵充满生机、茁壮成长的石榴树,会心一笑,又转回屋里继续工作。徐且亮介绍,就是在竹沟,刘少奇修订完成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939年9月,刘少奇从外地再次返回竹沟工作,那时的石榴应该已经成熟。红彤彤的石榴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红色根据地在全国遍地开花。

  【功绩】竹沟成了中原抗战的战略支点

  “少奇同志在竹沟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足够写成一本书。”竹沟革命纪念馆馆长鲁全亮说,少奇同志在竹沟主持中原局的工作,统管着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党的工作。当时,竹沟是党领导的游击根据地,也是中原抗战的战略支点。

  纪念馆里的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迹显示,刘少奇在竹沟期间,几乎是夜以继日在工作,不停地听取周边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给干部们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争取时间扩大武装力量,迅速打开敌后抗战局面。有一次,鄂中特委派代表来竹沟向他汇报说“基层缺干部,尤其是缺军事干部”。刘少奇当即决定选调干部赴鄂中工作,甚至连自己的警卫员、秘书、医生、报务员、译电员都派到鄂中去了。

  “除了指导各地扩大武装外,少奇同志还指示竹沟办各种培训班,为我党培养革命干部;要求办印刷厂,加大对党的宣传。”徐且亮介绍,少奇同志曾说,“建立一个印刷厂就等于建立了一座兵工厂”。此外,当他听说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的有些同志时常被国民党顽固派暗地绑架,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与卫立煌交涉。

  那时的竹沟,早晨,机关干部、武装青年在广场上出操跑步训练;傍晚,抗日健儿们在此打球、游戏,演唱抗日歌曲,一派繁荣的革命景象。有人用一首小诗形容当时的场景:“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

  “竹沟是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在竹沟工作过的李先念曾回忆说,新四军的不少部队就是从这里出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他们日后成了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对夺取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巧合】一棵石榴树串起刘少奇与河南的缘分

  1939年10月9日,石榴成熟的季节还未褪去,刘少奇离开竹沟,率领中原局机关和教导队学员等300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当年11月,国民党当局进攻竹沟,200多名军民被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他们占领竹沟后,听说这棵石榴树是共产党一个大官栽的,就连根拔掉。国民党刚一撤退,竹沟群众又把这棵干了一冬的石榴树栽在了原处。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蒙冤,这棵石榴树被造反派连根拔出,抬着游街示众。竹沟镇的张金明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趁夜偷偷在那棵石榴树上剪下一枝,插在自家院子里,悉心照料。“文革”后,老人把已长成的石榴树献出,重新种到了刘少奇办公室门口。

  “这位老人现在还在吗?我想见见他。”1998年11月,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携儿子刘源,与李先念夫人林佳楣一起来到竹沟,听说石榴树的故事后很感动。当时已在竹沟革命纪念馆工作的徐且亮接到任务后,把已是满头白发的张金明老人请了过来。王光美站着与张金明聊了20多分钟,回忆起一幕幕往事,感慨万千。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张合影。

  合影过后没几天,北京方面就派人把照片转交到了确山县相关部门,随后由徐且亮转交给了张金明老人。2015年,刘少奇的俄籍长孙阿廖沙专程来到竹沟,与这棵石榴树合影。

  如今的石榴树,每年仍会花开花落,向后人默默诉说着刘少奇与河南的故事……

(大河报)

今日热图:

豫南竹沟镇被称中国小延安 刘少奇亲手种下石榴树

百万豪车无故被砸 对方称专砸好车

今日热闻:

平顶山一仙人球开出80多朵花 紧密簇拥很是壮观

郑州越野车“骑上”捷达飞过绿化带 落地后侧翻

郑州一路口渣土车泥土倾撒一路 占路口三分之一

南阳8名少年河中玩耍 其中4名孩子不幸溺亡

洛阳109岁老人公布长寿秘诀 爱吃肥肉喝啤酒


《豫南竹沟镇被称中国小延安 刘少奇亲手种下石榴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46120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