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3 08:34 我要投稿
南都讯 昨天是母亲节,微信的朋友圈里一大早就晒出一大波鸡汤式的母亲节感受,还有各种晒礼物。不过其实母亲真正需要的也许是你的陪伴。一年之中你真正陪在母亲身边时间有多少?南都佛山近日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五成的网友自称,每年陪伴母亲的日子超过一个月;而南都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婚姻状态改变、距离加大等因素,尤其受访外来务工人员只有传统春节才能与母亲相聚。
调查:四成网友明确要庆祝 超半数网友不能陪伴
南都记者近日发起一项母亲节网络调查,截至昨日下午,针对是否能为母亲庆祝母亲节,仅有4成的网友明确表示一定会为母亲庆祝;庆祝方式中,送一份礼物和外出吃顿饭,是受访者选择最多的庆祝方式。而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不一定会陪母亲过节,更有超过1/4的网友表示,和往常一样,并没有特别的庆祝。
由于母亲节并非中国传统节日,在是否有网友更倾向于其它重要节日与母亲相聚的选项中,超过4成网友选择了春节、母亲生日、中秋节、国庆节等,其中近7成网友选择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近5成受访者一定会陪母亲过生日。
在调查中,3成5的网友认为自己一年之中陪伴母亲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其中少于一周的达到16.98%;近五成网友认为自己陪伴母亲时间较长,每年多于一个月时间。无法陪伴原因方面,超过一半以上网友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或离家太远。67.9%的网友都认为陪伴母亲的时间很少,仅有5.66%的网友自觉陪伴母亲时间已经足够多。多数的受访者都会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母亲,例如带她旅行、陪过最重要的节日、吃美食、给钱等等。
市场:简单的请客吃饭 买花送蛋糕表达爱
母亲节,本地市场反应最直接的是鲜花与酒店。记者走访发现,周末佛山各大酒店均有推出母亲节优惠套餐,五星级酒店自助餐预订爆满;鲜花价格尤其是康乃馨也水涨船高,多由两三块一枝最高涨到10元。
记者昨日从佛山几家星级酒店了解到,恒安瑞士大酒店自助餐厅推出“两人陪同母亲免费”优惠,节日当天已经满座,而推出鲍参燕、雪蛤8.8折优惠的中餐厅,营业收入也比平时增长一倍;在皇冠假日酒店自助西餐厅,推出相关五折优惠后,每位母亲还可获暖心甜品一份,该酒店公关经理D oris告诉记者,西餐厅预订也满位。
除了请吃饭,给妈妈送个蛋糕也成为时下年轻人庆祝母亲节的另一方式,佛山不少蛋糕屋的蛋糕预订都有上涨。在创业产业园的蛋糕店里,负责人“小乖宝的妈”表示,不少年轻人都致电或现场订了蛋糕,“小丸子妈妈、草莓或蓝莓等主题蛋糕都比较受欢迎”。
昨日11时,记者走访禅城区体育路一带的鲜花店发现,门口都摆出了康乃馨,陆续有前来买花的顾客。价格方面,最便宜5元一枝,最贵的一枝要10元。“我们店平常都是两三块钱一支的,今天母亲节拿货贵了,肯定要涨价啦!”情侣花店的老板李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涨价,但康乃馨仍热销,从前晚开始就开始收到订单,一束花的价格在150-180元之间。
不过在街口老牌的和平花店,一束康乃馨的价格在580、680、880元不等,最高的达1280元一束。店员告诉记者,康乃馨是云南产的,花束设计是最新款的,并加入了进口的马蹄莲等花材,所以价格比较高。“现在订单很多,如果晚上要送到的话,起码中午12点前就要下订了。”“虽然比平时稍微贵了点,不过还可以接受。”市民梁小姐在花店一口气买了两小束康乃馨,里面有4枝康乃馨、一枝玫瑰花和一些陪衬的绿叶,每束价格100元,想送给奶奶和妈妈。“母亲节想表达自己的心意,不过真的想不到送什么,就送花了,老人家平时很少收到花,一定很高兴。”
亲情账本
假设平均年龄80岁 还有多少时间能陪她
恰逢母亲节,微信朋友圈与微博上再度流传”亲情计算器“,称以与母亲分隔两地为前提,自己每年回乡两次;假设母亲今年50岁,中国人平均寿命80岁。除去自己回家应酬的各种时间,真正陪伴母亲有10个小时,余下30年间,还能见到母亲60次,和母亲相处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但在南都佛山此次调查中,近五成网友认为自己每年陪伴母亲已经多于一个月时间,事实真是否如此?南都记者近日抽样采访了本地、本省和外地务工人员三种样本类型,发现即使同在广东省内,随着婚姻状况改变,工作与应酬因素,与母亲真正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而外地务工人员随着母亲年龄增大,加上距离遥远因素,与其相处的时间急剧缩短,有的甚至仅剩70天。
同城
周末回家,在家却不一定陪她
资资,女,28岁,未婚。母亲今年58岁,每月与母亲见面4次,一年见面48次。以中国人的人均寿命80岁假设,她这辈子还能见到妈妈的次数是1058次,理想状况下每次陪伴妈妈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说还能相处35个月,即不到三年时间。
父母在广州,资资在佛山工作,按照距离来算,其实基本上算是同城了。虽然如此,资资基本上都是在周末时才会回广州,但她坦言这两天里真正陪母亲的时间却最多是一天。
“真正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虽然在家但却不一定是在陪她,所以觉得真的不够。”不过对于一些重要的节日,她都一定会陪母亲度过,甚至在生日、母亲节、春节她都必定会送一份礼物给妈妈。
今年母亲生日时,她曾经发微信感谢妈妈。“感谢妈妈,即使我出生已经超生了,妈妈也没有抛弃我。”资资坦言,其实对她来说陪伴母亲的时间长度倒不少,不过觉得自己对母亲不够温柔。“在家会比较放肆,没耐心,脾气差。”说起来,她也颇为内疚。“每次意识到时下次就会注意点,有时候也会买点东西表示下。”
一起做义工,每天相处很幸福
蔡小姐,40岁,已婚。母亲今年65岁,每天见面一次。假设条件下,还能见到妈妈的次数为5475次;一年与母亲相处约300天,还有约4500天,仅剩150个月。
蔡小姐是土生土长的佛山本地人,工作、娘家也在佛山。“基本上每天都能见到妈妈。”以往每逢母亲节,她都会和兄弟姐妹们带上妈妈上酒楼,为她庆祝节日。
6年前,蔡小姐加入了佛山志愿者协会一义工组织,从此她爱上做义工并一发不可收,还带上和感染了妈妈一起加入义工队伍。但凡义工队有义工活动,蔡小姐和妈妈总是积极参加,如影随形。如今这6年来每年的母亲节,母女俩都坚持去参加义工队组织的为单亲特困母亲筹款步行活动,让她觉得特别幸福有意义。
昨日早上6:30,作为义工队骨干的蔡小姐和妈妈就到了活动现场,为义卖奔忙。这些年,妈妈总是在一旁默默的支持和帮忙,让蔡小姐备受感动。“这6年来,每年母亲节,我跟妈妈一起做义工,觉得过得特别有意义。”
省内
回家应酬多,不如在家会友多陪她
小林,男,26岁,未婚。母亲今年52岁,他每两个月回家三次,一年大概回家18次,每次回家真正陪妈妈的时间约在9小时;假设前提下,还能见面504次,真正陪伴母亲的时间是4536小时,也就是仅仅为189天。
1989年出生的小林,几年前从揭阳来佛山读书,毕业后就留在佛山工作。今年以来他回家的次数比较频繁,但是在他看来陪妈妈的时间仍然很少。“每次回家大概待3天,但是真正和家人在一起也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和饭后喝茶的时间。”
小林说,每次回去都免不了和三五好友聚聚,虽然自己也尽量花时间陪父母,但是一天之中总共陪父母的时间也不超过3小时。“我顶多也就是打个电话,过年回家待他们出去走走,在妈妈在意的节日,尽量陪她一起过来弥补我的内疚。”
小林坦言,虽然离家不算太远,但是假期少,加上每次回家朋友的盛情邀请和招待都不忍拒绝。“这两年为了多陪家人,我目前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朋友带到家里来,吃饭喝茶,热热闹闹的,陪朋友也陪家人。”
为了弥补,带她去北京云南看看
小娴,女,33岁,已婚。母亲今年64岁,自己一年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约为15天。在假设前提下,还能见到妈妈的次数为32次,能够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也就仅是240天,仅剩8个月。
小娴的家乡在广东梅州。虽然离佛山不算特别远,但平时工作忙,鲜有时间回乡。小娴掐算了算,除了春节,其他节假日很多时候,都是打电话问候,一年到头,与母亲见面次数一至二次,时间不足半个月。
“现至少有10年没有陪母亲过母亲节了。”小娴说,十年前自己在广州上大学,之后每年母亲节都在外面。其实除了母亲节,很多重大节日都不能回去,这让她感觉特别愧疚。昨天母亲节,小娴早上起床后便给妈妈打了个电话送上节日祝福。“每次问妈妈需要什么礼物,妈妈总是笑着说什么也不缺,说打电话就是最好的礼物。”这些年,觉得亏欠妈妈太多,小娴偷偷地给妈妈打了500过节费。
小娴说,自己每年年初二都会回娘家走亲戚。有时会在妈妈家住上好几天,这也是成家后,她与妈妈相处的最固定的日子,其他端午、国庆,偶尔能回去几天。
看着妈妈年复一年变老,小娴觉得很心酸。为了弥补母亲,去年,她带着妈妈去北京游玩。今年,她决定再带妈妈去云南旅游,以弥补自己长期不能陪伴妈妈的遗憾。
省外
从未婚到已婚,陪她的时间在递减
小天,女,32岁,已婚。母亲今年62岁,自己每年春节回家过年一次,偶尔接父母来佛山小住十来日。在假设前提下,还能见到母亲36次,一年中在一起的时间大概20天,除去自己上班应酬的时间,真正陪伴母亲的时间也许最多是240天,就是8个月。
小天的老家在内蒙古,上大学时,每年寒暑假回家,一年能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有近三个月;工作后,假期少了,但是每年的春节必定是与父母一起过的,加上偶尔休假或者国庆节也会回家,陪伴母亲的日子缩短成了半个月到一个月。
但结婚生了孩子后,一年中回家的时间只有一次,每次回家的时间也并不长,大概一周。“偶尔爸爸妈妈来小住一段时间,不过也就是10天左右。”
“总觉得陪伴妈妈的时间特别短,有时候春节也不在身边,生日就更不用说了。”她算了算,传统的节日,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完全保证每年都陪父母度过。“中秋节已经是从上学开始就没陪她过,想想特别内疚。”
为了弥补这种内疚,小天尽量每年都抽空陪父母出游,偶尔一两年没法实现,就帮父母报个团。小天说,每年总会挤时间陪父母外出旅游,一般是5-7天。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一年里合在一起最多也就一个月。
她说故土难离,只盼着儿子电话
阿成,男,37岁,已婚。母亲已经70岁,自己由于春运车票难买,有时几年才能回次家,平均一年和母亲相处仅有7天时间。在假设前提下,还能见到妈妈10次,即仅剩70天。
阿成来自陕西,在佛山打拼十几年,并结婚生子。因为距离远,工作忙,回家成本高,与妈妈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他内心始终觉得对妈妈有亏欠。
阿成说,自己以前在老家生活时,与母亲相处并不算特别融洽。因为妈妈比较啰嗦,在家有时会和妈妈顶嘴,而且家里兄弟多,他也没觉得妈妈特别疼爱他。阿成后来出来外面打拼,母亲平日会打电话给阿成聊天,母子感情变好了许多。
两年前,阿成送了一部手机给妈妈,妈妈十分高兴。“因为家里信号不好,她就把手机放在门口窗户上,一来电话就出来接。”阿成说,母亲是一位纯朴的农村妇女,对于物质要求不高,春节阿成拿钱给妈妈,她总是退了回来,想着阿成在外辛苦。
他曾想过把妈妈接到佛山来生活,但老人说年老了,不愿离家。所以,平时,阿成只能通过打电话问候和关心母亲。“一个月至少打两次,有时聊上半小时。”
统筹:南都记者 田海燕
采写:南都记者 田海燕 关婉灵 钟会先 曾春花 通讯员 肖健芬 陈晓蔚
《调查显示:超五成网友每年陪伴母亲未有1个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1702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