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06 08:44 我要投稿
2011年9月25日,大幅报道屠呦呦领取国际医学大奖的历史时刻。
记者连线
昨晚家人代表屠呦呦致谢:
感谢家乡人民的
关心和支持!
本报讯(记者 沈莉萍) 昨晚10点45分,记者终于拨通了屠呦呦家的电话。已经这么晚了,85岁高龄的屠奶奶已经睡觉了,接电话的是他的先生李廷钊。
屠呦呦家的电话被打爆了。电话从四面八方打来,有单位的,同事的,亲戚的,记者的……一直没有停过。
但是,接到记者打去的电话,老先生还是非常高兴。当他得知我就是当年第一个报道屠呦呦获拉斯克奖的记者时,他一点没有为记者这么晚还打扰休息而恼火,电话那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哈哈哈,我记着你还获得了奖的。”
“对对,这篇报道后来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爷爷记性真好,谢谢还记得。”
“我们今天是从电视里得知获奖的消息的,非常的开心。之前真的一点都没有想到。在美国的女儿和亲朋好友也马上打来了电话道贺。”
当李廷钊得知宁波市政府已经在第一时间发贺电的时候,作为屠呦呦的家人,他说:“我代表屠呦呦,非常感谢家乡的关心和支持!”
李老先生也是宁波人,是教授级高工。曾经在国家冶金部、钢铁学院等工作过,北上南下很多地方。
他还告诉记者,屠呦呦毕竟年纪已经大了,有一些老年病,身体状况也马马虎虎。领奖的事情现在还早着呢,是不是会出席颁奖典礼现在还不好说。
报道回顾
我们一直追随她的脚步
记者 沈莉萍
我是最早报道屠呦呦的记者。
2013年9月13日,我和一位赴美留学的朋友在QQ里聊天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消息。美国时间9月12日晚,一位中国人在美国获得了一个奖,这个奖在美国很有分量。
好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是一颗流星,从遥远的天际飞来,起初只有微弱的一线光芒。肉眼很难识别它。等到它光芒万丈的时候,已经和我们檫肩而过了。我真的很幸运,抓住了它。
2011年9月14日,本报率先在国内报道了通讯《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宁波人屠呦呦获国际生物医学界大奖 她发明的抗疟疾药青蒿素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
“据悉,至今为止,拉斯克奖得主中已经有80人获诺贝尔奖,其中28人是在过去20年中获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视为“美国的诺贝尔奖”,或者是诺贝尔奖“风向标”。屠呦呦获得的这个大奖,“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
此后,《宁波晚报》又连续用了很多版面来报道屠呦呦。2011年9月16日,报道《屠呦呦低调赴美领奖》。2011年9月21日,报道《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基金会专访,重忆了40年前发现青蒿素的激动时刻》。
2011年9月25日,大幅报道《屠呦呦领取国际医学大奖的历史时刻》。
2011年11月17日,本报电话采访了屠呦呦,《屠呦呦通过本报向家乡人民表示了感谢》。
2011年11月22日,本报经多方探访,确定位于开明街的姚庆三故居就是屠哟呦的老屋,屠呦呦是姚庆三的外甥女……
一个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一个和宁波血脉相通的人,屠呦呦和宁波是如此的贴近,她是宁波人民足以傲娇的宁波女儿!
有很多的独家内容,都是晚报报道的,我曾经得到她发表在美国顶尖科学杂志上的最新文章,国内没有译文,只有借助于翻译软件和朋友帮助,一字一句翻译到深夜。
从第一篇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到她站在五星红旗下,荣光焕发地手捧象征人类战胜疾病和死亡的拉斯克奖杯的时候,我一路追随新闻的进展,层层推进。
屠呦呦第一次出现在晚报的时候,很多读者,将她的名字念成了屠坳坳。在晚报的推送下,屠呦呦的名字,从宁波走向浙江,从浙江走向了全国!
屠呦呦已经85岁了。她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一切似乎是天意。
《家人代表屠呦呦致谢:感谢家乡人民关心和支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2555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