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焦点新闻 >

银行账户被盗12万 法院判储户保管密码不当负主责

[摘要]原标题:歹徒作案41次转走受害人12万 法院判储户保管密码不当负主责 歹人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作案,至今未破案;银行担责两成 储户的银行卡和网银认证K宝(类似U盘,也称USB-KEY)均未丢失,账户资金却被以快捷支付方式转走12万元,这是2014年11月...

  原标题:歹徒作案41次转走受害人12万 法院判储户保管密码不当负主责

  歹人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作案,至今未破案;银行担责两成

  储户的银行卡和网银认证K宝(类似U盘,也称USB-KEY)均未丢失,账户资金却被以快捷支付方式转走12万元,这是2014年11月发生在珠海的李某身上的遭遇。近期李某起诉珠海某银行要求全额赔偿,珠海市香洲区法院判决银行承担20%责任,一审后双方均未上诉。

  ■新快报记者陈婕

  通讯员刘晓亮谭炜杰

  41笔款被转走储户却无法收到短信

  案情显示,2014年9月,李某在涉案银行申领一张银行卡,并开通了短信提醒等业务。2014年11月14日21时41分,李某在自动柜员机上取现200元,指定手机收到了短信提醒。然而,从当天21时54分开始至16日的16时04分的3天里,李某的银行账户款项却频频发生变动,分别以网上银行、手机客户端、电话银行等快捷支付方式共支出了41笔款项,支出金额合计122964.78元。后来发现账户异常的李某立即挂失该银行卡,并到派出所向警方报案,该案警方至今尚未侦破。

  在案件审理中,李某表示涉案41笔资金交易时,其手机却没有收到银行发送的短信交易提醒。然而银行提供了41笔款项的支出时系统短信记录,全部短信记录显示“短消息转发成功”。

  经过仔细分析双方提供的证据,法官发现本案中的41笔交易是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快捷支付方式进行,因此该案件不同于以往制造“伪卡”后到ATM机上取款的盗窃案件。本案中使用的交易方式不需要通过银行储蓄卡为介质,也不需要网银交易K保进行认证,在操作中只需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输入银行账号、密码即可产生付款行为,即便有些付款需要验证码,验证码也是发送至指定的手机上。


豫都网微信

《银行账户被盗12万 法院判储户保管密码不当负主责》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24575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