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6 14:05 我要投稿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剪纸、汴绣、贾湖骨笛、汴绣、钧瓷、泥猴……”多个闻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4月13日,外交部“蓝厅”迎来了“河南日”。国内外多家媒体的镜头对准了河南,在镁光灯闪耀下,河南熠熠发光。
映象网记者在本次推介会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看到,牡丹画、贾湖骨笛、木板年画、镇平玉雕、河南青铜器、剪纸等多处文化展示点上,各国使节络绎不绝,有的拿着剪纸与艺人合影,有的询问制作流程,面对外国友人如此高的热情,非遗文化传承人们详细讲解,耐心演示,争取让河南厚重悠久的传统文化给使节们留下深刻印象。
贾湖骨笛:用最古老乐器“吹奏”厚重的河南文化
说起中国古代音乐,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的“宫商角徵羽”五声。然而,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这批骨笛已经有9000年至7500年的历史了,这些骨笛不仅能够演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其中一支还能演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堪称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其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
来自河南郑州的贺小帅是演奏贾湖骨笛的杰出代表。在展区,贺小帅的笑容特别灿烂,许多来宾听到他的演奏纷纷驻足聆听。
“这骨笛演奏出来的乐曲真空灵……”大家忍不住感叹。
贺小帅从小跟父亲学吹笛箫,从上初中开始就一个人琢磨着写歌。几经波折进了古乐团后,除了吹骨笛,他还吹竹笛、洞箫、排箫、陶埙、骨哨,并参与乐团的编曲和音乐配器。
“在这次推介会上,首先给外宾们演奏的是远古的回响,展示厚重中原文化。”贺小帅介绍,第二首利用贾湖骨笛这种非常古老的乐器,演奏现在的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古今融合,用这首曲子来代表我们河南人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做客。
贺小帅吹的骨笛根据贾湖骨笛复制,唯一不同的是取料。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没法再像古人一样,用它的尺骨做乐器。
“后来经过多方寻找,才找到一些同类飞禽的骨骼标本,仿制了这支骨笛。”贺小帅坦言,古人把仙鹤的翅骨凿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支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但先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并延续发展、不断丰富。
牡丹画:通过牡丹让世界了解河南 走进河南
4月是牡丹的季节,正值洛阳牡丹盛开之际,“国花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兴盛,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外交部三楼的走廊上,前来参观的各国嘉宾和媒体代表络绎不绝,谢丽萍满面笑容地为他们展示自己的牡丹画作。
谢丽萍画的牡丹既可见灵性和华美,又不失工整与力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牡丹的富贵和倔强。在她展示的多幅作品中,每一朵牡丹都设色考究,既注重意境、情感和质感的表现,又追求沉着中的华美和斑斓。
谢丽萍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洛阳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洛阳龙门画院院长,从事绘画专业30余年。
“之前我还在构思定什么主题,要用什么绘画语言和笔法,怎样的构图才能在形、神、韵等各个方面都能与主题相贴合。”这一瞬间,谢丽萍陷入回忆,这幅《华彩鼎盛》是我专门为这次主题活动所画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讲一言九鼎,旁边得牡丹簇拥着它,洛阳牡丹甲天下,象征着富贵、吉祥,我想表现的是一个繁荣的、开放的、欣欣向荣的中国,我也非常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世界更了解我们河南,让更多的人走进河南。
“每每看到国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牡丹文化的痴迷,我都特别感动,我更加坚定自己这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儿的决心,一定要把我们灿烂悠久寓意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牡丹文化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谢丽萍坦言。
《【与世界携手 让河南出彩】河南向世界递出“文化名片” 全球目光聚焦厚重河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7312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