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济观察 >

中国正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摘要]新华网武汉4月20日电(记者 俞俭)以“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主题的2014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正在武汉举行。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盛会传递出“中国好声音”:中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快专利制度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国家知识...

  新华网武汉4月20日电(记者 俞俭)以“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主题的2014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正在武汉举行。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盛会传递出“中国好声音”:中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快专利制度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黄庆认为,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专利制度的完善,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王景川教授表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五年多时间里,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化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以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为表征,较大幅度地完善专利法律法规,丰富专利政策,进一步激励了专利的创造、运用和保护,专利产出量明显提高,专利产出结构逐步优化,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发展路径。

  与此呼应,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快提升。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目前创新水平总体上处于中上游,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3年全球创新知识报告》,对142个国家经济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中国排名第35位,处于中上游水平,居金砖国家之首。在创新知识报告7大类分项指标中,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指标排名第二位。

  王景川同时表示担忧,在七大类分类指标中,体制与机制优化指标的排名中国仅居第113位,中国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对制度创新的滞后要给予充分关注。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国整体上还处于技术引进,跟踪研究和再创新阶段,在部分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毕马威的调查显示,中国是最具有创新潜力的国家之一,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有能力取得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突破。

  王景川认为,从现阶段经济科技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中国需要加快专利制度创新,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表示,作为政策决策主体的政府,其任务是发挥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作用,建立促进知识创新与利用的政策体系。

  “中国现在是全球专利申请第一大国,商标注册第一大国,也是一个版权产业大国。但知识产权的获取并不是最终目标,应该把这种知识产权的获取转化为有效的现实生产力。”吴汉东认为。

  吴汉东表示,知识产权运用要更多在质量水平,转化实施方面下工夫,全面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遏制侵权行为,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文化环境,为创新发展来提供必要支撑。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活跃知识产权交易,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黄庆指出,中国已然是知识产权大国,专利受理量和商标注册量已经居世界首位,著作权授权数量突破百万件,但知识产权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仍显滞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航作用,必须大力提升其质量和运用效益,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素质整体性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发展空间拓展。王景川表示,科学确立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降低创新成本,规避侵权风险,培育和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优势。

  作者:俞俭

豫都网微信

《中国正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1170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