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济观察 >

攀枝花高城镇化率下的冷思考

[摘要]63.43%,攀枝花市2013年末的城镇化率。这一数据仅低于成都,比全省44.90%的平均水平高18.53个百分点。然而,高城镇化率的背后,是与之并不相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一情况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思考。 近日,攀枝花市2013年度重点软课题—《攀枝花市推进新...

  63.43%,攀枝花市2013年末的城镇化率。这一数据仅低于成都,比全省44.90%的平均水平高18.53个百分点。然而,高城镇化率的背后,是与之并不相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一情况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思考。

  近日,攀枝花市2013年度重点软课题—《攀枝花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验收。该项课题分析了该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动态发展特点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支撑

  现状:资源产业集中

  建议:突出多核发展战略

  数据显示,攀枝花市2013年常住人口为123.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23万,占比63.43%,达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但城镇化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符,呈现出高度城镇化的假象。”课题组负责人坦言。

  课题组认为,作为资源型城市,攀枝花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而这类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人口和非农活动的地域性特征明显,而实际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构成、就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无法与之配套,没有真正承担起对外服务、积聚和扩散的区域功能。

  为此,课题组建议,攀枝花市应从单一的二产集聚模式中跳出来,实现以二产为主体的三次产业联动,加快构建优势明显、布局合理、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体系;实施“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体系各主体选择性发展不同功能的“核”任务,如生态旅游文化商业、工业制造、物流等,构建多核联动的发展格局。

  同时,突出城市不同核心板块功能,构建泛区域发展核。城市体系结构内各主体应联合起来,强化“全域攀枝花”、“城乡一盘棋”理念,引导产业在不同等级城镇之间合理布局。

  【关键词】特色文化

  现状: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建议:提炼攀枝花精神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攀枝花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典型的本土文化特色,但大多处于未开发或开发利用不足阶段。”课题组负责人说,一方面该市缺少大型剧院、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建筑,另一方面,个别城镇在处理城镇建设与延续历史文脉的关系中,丢弃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城镇化风貌遭受严重破坏。

  针对攀枝花城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底气、文气和人气”三不足问题,课题组建议,该市应围绕攀枝花人的意志品格、生活信念、文化特色等提炼城市精神,详细梳理、解读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新的时代内涵。

  具体来说,打造凝聚攀枝花精神,就是要把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传承发扬;打造以交通路口、主题公园、特色商业街区、标志性建筑等为重要节点的城市文化景观群,提升城市品质。

  课题组建议,攀枝花可仿照美国阿帕拉契山步道,以“珍珠链条”形式,通过一条线性通道把区域内的自然元素与人文景观元素串在一起,构建一条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张 通

豫都网微信

《攀枝花高城镇化率下的冷思考》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1441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