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线
宋清辉
深港通还只是个影子,市场就已经皇上不急太监急了。沪港通先冷后热的局面让大量
投资者看到了可以预期的机会,能够与沪港通形成优势互补的深港通就在眼前,但究竟什么时候开通还是一个迷。现在能够确定的是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的话,“深港通”有实际进展会公布,目前准备资讯科技系统工作预计7月底会完成。
回看沪港通的开通前,上交所是在2014年7月7日展开了相关的试点券商系统测试工作,两地也分别在2014年8月份和9月份进行了柜台交易系统测试等各种演练。如果按照这种进度,深港通在7月底完成咨询科技系统工作后,深交所和港交所可能会在随后的三个月中进行多种测试。如果不出现其它因素导致的推迟,深港通在11月份正式开通的难度并不大。
在大市暴走、市场资金真的都不知道往哪里投的时候,沪港通才真正走红,从因果关系上,市场的转暖才是沪港通走红的关键。同理,如果两地市场在2015年下半年继续有较好的表现,深港通才会像沪港通那样火爆,否则也是遇冷。
当然,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在沪港通中,港股标的
股票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这些股票所占的权重、对恒生指数的影响占了很重要的比例。毕竟,上交所中挂牌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中字头”和大市值企业为主,沪港通更像是蓝筹股的交流。
在深交所挂牌的企业,规模一般难比上交所,股本、市值相对较小,且中小板、
创业板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中挂牌交易。更让人关注的是,深证成份指数将在2015年5月20日开始启用新的深成指指数,新的深成指指数样本股数量从40只扩大到500只,这个信号或意味着扩容深成指是在为深港通的开通做准备,成份股将成为深港通的标的。
截至2015年2月底,深成指成份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权重分别为52%、33%、15%,与三类公司在深市的市值占比较为接近,扩容之后的成份股中,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样本股公司数量还将逐步增加。如果深成指成份股作为标的,那意味着两地交易所的创业板都将纳入深港通标的中。对内地投资者而言,A股的创业板是吃香喝辣的好地方,但对香港投资者而言,H股的创业板是不受待见的地方。
香港股市的定位是稳健,因此大型蓝筹股容易得到溢价而小盘股难以被市场关注;对内地而言,投资者更多的想法是赚快钱,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盘子小、市值小等特点,容易被资金迅速抬高。这就是为什么A股中的全通
教育、安硕信息股价能够冲上400元人民币,而H股中的中国网络教育股价能够跌到0.4港元。
两市创业板成为深港通标的,对A股创业板将形成重大利空,两地相互流动产生的资金差异会给市场带来。深市创业板的市盈率较港股市场而言相差很大,其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个股一度接近300只,而香港市场的成长股平均市盈率通常在20到30倍上下浮动,若创业板股票作为投资标的,在这种估值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开通深港通,或会对创业板形成巨大的冲击。
国家领导人2015年上半年不断去外国考察、学习、访问,每次回来都能带来一大批订单;不少外国领导人也纷纷来到中国,也会将一大批重要的业务卖到国内来。这意味着,“改革”、“走出去”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围绕改革的投资主线依然将继续贯穿下去。考虑到2015年9月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之际,将有多国国家领导来到中国,可以预见还会有大量的惊喜将在2015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产生。
那么,“一带一路”、“自贸区”、“高铁”等作为改革必备工具,还将继续在2015年下半年成为支撑A股的重点。此外,政府在近期频发对互联网产业发声,这也是自2015两会以来政府不断提到的概念,各地也在加快“互联网+”的建设,这也将成为持续的看点。
食品饮料、医药、非银、国防军工、农业、
文化、软件、新能源等长年来都是A股中较为稳健的板块,尽管这些板块不一定能赚到很多钱,但在风险来临时也不会让投资者有太多的亏损。
(宋 清 辉 官 方 微 信 公 众 号 :songqinghui594708105)
《深港通将给两地投资者选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17807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