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肤浅无聊节目的过气和退场,构建适度价值、意义、审美和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综艺节目将在下一个风口进入新一轮的市场角逐
从2012年的“异军突起”、2013年的“蔚为大观”、2014年的“延续辉煌”,到2015年的“高烧井喷”,在
电视真人秀节目最光鲜的当下,光线传媒的电视事业部却宣布解散重组;爱奇艺提出纯网综艺的概念。两家民营企业一个下手“削藩”、一个另辟蹊径,这中间释放出两个信号:一是靠
明星烧钱、成本高企的“综艺大片”盈利空间已日渐逼仄;二是视频网站准备甩开电视台单干,实现一家独大、只独播不联动的垂直分众定位。从张开双臂到收回双臂,这一举动无疑暗示着眼下的综艺节目正从“香饽饽”过度为“烫手的山芋”。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起步不晚,但直到近些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无论是户外竞技、生存挑战、密室逃脱,还是亲子相亲、
音乐选秀、
美容减肥,从刺激人的耳朵,到撩拨人的神经,尤其在每个周末的黄金段,各家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只有想不到的节目没有看不到的类型。这些欢快、炫丽的节目把家中的老人、年轻人和宠物都吸引到电视机前,被移动终端冷落的机顶盒也重新工作起来,一家老小嬉笑逗乐、插科打诨的温馨场面再度复现。
明星真人秀节目何以如此有看点?原因在于它拉近了明星和观众的距离,释放了他们真实的内在情绪。它试图把明星拉到普通人的层面,让平日高高在上的男神女神下凡尘,去做普通人做的事,展现他们最为真实和生活化的一面,满足观众的
娱乐、猎奇、
八卦和偷窥心理。许多节目还给明星“挖坑”“埋雷”,让明星出糗、“出状况”,通过这些出其不意的变化和反转进行调戏、整蛊,以制造爆点和笑点。而观众就喜欢看到艺人们的形象反转——由女神变成邋遢的女汉子,非肌肉男户外狼狈挑战的样子。正所谓你虐明星千百遍,观众才待你如初恋。
其实,明星也像普通人一样,要睡觉起床、吃喝拉撒,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发脾气。真人秀节目通过纪录片似的拍摄手法和没有脚本的台词,以适度的表演和故事性的矛盾冲突,还原了明星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过去在观众面前端着、拿着劲的明星偶像都在节目中走下神坛,达到了“去神”、“去魅”的效果,让观众产生亲切感。明星们在私底下活色生香而又普通平凡的一面被原生态地记录下来,没有摆拍,不会重现,一切都不是被预设好的,但一切又都是必须预先构想的,是一种刻意中的随意。
正是基于这种本色的呈现和不经意的“秀”,真人秀节目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受众的心理,实现了收视爆棚。它从表面看是明星之间的挑战和竞技,其背后掀起的却是一场利用粉丝经济争抢收视率、赢得广告和冠名的资本大战。在资本的博弈下,明星的身价和节目制作费呈几何式飙升,
投资过亿成了综艺节目的标配。在《极限挑战》中带头的“坏叔叔”黄渤光一季节目的出场费就高达四五千万,其薪酬相当于一两部小成本
电影所需要的资金;一些节目仅制作成本就超过350万元。高片酬、高成本、大制作使真人秀节目掀起了一场资本的狂欢。
毋庸置疑,真人秀用新颖的创意、
幽默的语言给观众营造了不少欢乐,洗刷了人们心中沉积已久的“雾霾”,呈现出多彩的世界、励志的人生和积极的正能量。但有些节目被指无聊低幼、瞎贫瞎逗、缺乏智识,只有快感没有美感;有的节目为了片面追求
戏剧化效果,故意弄虚作假、哗众取宠,设计一些违背生活逻辑,与日常生活经验反差较大的低级噱头;有些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以一些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的无聊谈资博人眼球,比如讨论“恋爱要不要找一个备胎”“
女人是否该穿高跟鞋”等肤浅话题,无疑用很大投入、花很多钱最后让观众吃了很多“苍蝇”。
当然,真人秀节目成本高企是市场化的结果,娱乐是其本质属性,我们无从指责它的市场性也不能寄希望于它承担过于深重的思想
文化功能,但保持节目的真实真诚、营造
健康的精神旨趣和格调品位,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是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的根本。眼下,靠电视节目起家的光线传媒弃暗投明重组电视事业部,爱奇艺脱离电视台自立山头,着手纯网综艺的自制与独播或将暗示着真人秀节目将面临新一轮的市场洗牌。正如爱奇艺自制节目《奇葩说》开头所警告的:“40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未来的真人秀将实现节目的精准聚焦和分众传播,节目的生产渠道将由传统电视台朝模式更自由、对象更年轻、互动更强烈的网络倾斜。同时,伴随着肤浅无聊节目的过气和退场,构建适度价值、意义、审美和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综艺节目将在下一个风口进入新一轮的市场角逐。(作者:赵凤兰 原文刊载于经济日报7月26日第六版)
作者:赵凤兰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真人秀的出路是价值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21158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