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港的精彩相比,今年的内地拍卖市场好像迟迟没有什么大动静,然而与其说“平静”,不如说“平稳”成为内地春拍的关键词。随着拍卖巨头中国嘉德2014春拍(22.2亿元收槌)、北京保利2014春拍(27.8亿元收槌)、苏富比北京2014年春季拍卖暨私人洽购展圆满结束、北京匡时2014春拍(17.5亿元圆满收槌)、北京翰海2014春拍(8.9亿元收槌)等拍卖公司的落槌,备受期待的2014春拍已进入尾声。再看这届春节拍卖会,北京保利总成交额高达27.8亿元,连续第12次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位列前茅,结合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今年春拍呈现出意外天价多、精品流拍多、重复上拍多的特点。
在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中,都出现了一个现象,估价过千万的
明星标的名家精品遭遇滑铁卢。比如赵孟頫的亲笔手迹《致宗元总管札》,被誉为中国嘉德拳头项目的中国书画依然是此次春拍的重头戏,该作品估价为3800万元至4200万元。《致宗元总管札》是赵孟頫39岁(元至元二十九年)在济南路总管任上给常熟人季渊写的家信。此札共10行,共101字,上款“宗元总管相公尊亲家坐前”。内容是报告奉别后旅途的艰难,及到济南上任后官事烦冗等情况,更对两家“得托姻契”因自己家贫“百凡不能如礼”而表示愧疚。书札发出时间是他到任后不久。郭彤认为,《致宗元总管札》为赵孟頫39岁所写,这时他正处于艺术上精进的盛期。“因为是致于实用的书札,没有书写碑牌志传等卷轴作品的精神负担,显得格外舒展自如,轻重得宜,聚散有度,功力与才情有了更畅达的流露。”。“上世纪90年代,此信札在美国面世,很快受到多方面关注,赵孟頫研究专家王连起及多位学者都予以肯定,并在各自的论文中加以引用并做了论证,其可靠性及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郭彤说。。但这件备受关注的佳作却在中国嘉德春拍中,遭到流拍。
赵孟頫作品《致宗元总管札》今年春拍时遭遇流拍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春拍场上高价书画的流拍,传统书法仍处于价格洼地。同时2014春拍也是市场挤出“泡沫”的过程。
重量级古代书画遭遇流拍 在艺术品市场调整期,古代书画近两年逆势而上,不断有亿元拍品现身,比如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等,相继让古代书画跻身“亿元时代”。不过今年古代书画市场止步在亿元门槛前,几件拍前被寄予厚望的重量级作品遭遇了流拍。
嘉德春拍重点专场“大观之夜”古代书画中,18件拍品的成交率为61.11%,流拍作品中包括元代大家赵孟頫的《致宗元总管札》。这件拍前备受关注的书法作品是赵孟頫39岁(1292年)时在济南路总管任上给常熟人季渊的信,3800万至4200万元的估价是全场最高,结果却出人意料。
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表示,古代书画部分的拍卖结果,明确地反映出市场资金短缺,买家选择作品谨慎的情况。此外,市场存量和真伪鉴定一直是古代书画市场的问题所在。经过十几年的拍卖行业发展,古代书画现存精品量少,且鉴定困难。这是市场持续发展的难题。
此外,嘉德春拍的“重要私人珍藏(四)—黄山之影”专场中,明末清初画家弘仁《西园坐雨图》创个人拍卖价新纪录,以略高出估价范围的5347.5万元成交,这在今年春拍中已属难能可贵。
整体来看,今年春拍中国古代书画部分表现平淡,其中书法、扇面的成交率要好于绘画。值得一提的是,估价高的重量级作品出现流拍,而那些估价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的作品却博得藏家青睐。比如文同、苏轼(传)《墨竹卷》,以200万元起拍,成交价竟达4255万元,列北京保利春拍古代书画成交价首位。
好作品不愁嫁,近现代书画撑起市场 当代艺术部分,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始终是人们关注的
焦点。
虽然近现代书画市场也在挤压泡沫,但今年春拍中仍担当主角,成为各大拍卖公司春拍总结中着墨最多的地方,不过即便不乏大师名家之作,成交价过5000万元的拍品也寥寥可数。
嘉德春拍“大观之夜”的近现代书画部分表现平稳,40件作品成交率85%,总成交额3.92亿元,黄宾虹92岁巨制《南高峰小景》和陈少梅1945年作《西园雅集图》,分别以6267.5万元和2127.5万元成交,都创下了画家的拍卖价格新纪录。
虽然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专场成交火爆,但成交价格依然在千万元区间徘徊,比如老舍旧藏《花虫人物册》(十二开)以4197.5万元位列榜首,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并不高,还留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北京保利近现代书画部分更是一口气推出15个专场,总成交额逾10亿元,占到春拍成交总额的近一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的齐白石《花鸟四屏》以5577.5万元领衔,黄胄代表作《套马图》以3795万元成交,“张大千重要作品专场”中4件拍品过千万元,另有一个私人珍藏专场100%成交。
北京匡时推出的4个私人珍藏近现代书画专场共斩获2.17亿元。其中,“高峰书屋”专场的30余件作品成交率97%,“至德堂”专场的55件拍品百分之百成交。另外北京匡时首次推出的畅怀—中国书法夜场中,近现代部分也表现突出,郭沫若、林散之的两件作品均拍到600多万元。
嘉德拍卖公司负责人向媒体介绍,近现代作品成交良好的原因很多,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买家群体趋于年轻化,这些买家对于近现代书画的认可度较高,对精品能够做出判断并理性地出价。业内人士指出,近现代书画存世量大、交易换手率高,自然成为大家
投资的重要目标。
书法专场成交率高 嘉德春拍“仁妙轩藏中国书法集珍”专场中,以1725万元成交的《大盂鼎铭文手卷》,创下黄宾虹书法类作品的最高纪录;紧随其后举行的“一代书圣于右任”专场中,138件书法作品悉数成交。上周,保利春拍中一幅八大山人创作的《草书七绝诗》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3450万元成交,创下作者书法拍卖最高纪录;两天后,匡时首次推出的“畅怀”书法夜场更是惊喜不断,最终以1.14亿元总成交额落槌,成交率高达91.3%。
接二连三的书法成交高价和高成交率,让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叹,资金面偏紧的市场中,书法颇有黑马之势。在匡时拍卖副总经理谢晓东看来,书法作品频破纪录,跟作品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相比于古代绘画,今年书法拍卖确实征集到了一些品质好、质量高,又有特殊性的作品。他举例说,估价仅50万元至60万元,却拍出644万元成交价的林散之3米大对联,就被买家誉为“20年收藏过程中都没碰到过”的精品。
尽管今年春拍市场中不少书法作品都拍出了令人意外的高价,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比于绘画作品,传统的名家书法仍然处于价值洼地。谢晓东认为,书法在今春的表现确实比较突出,但最贵的书法作品仍然没有超过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绘画作品。这跟中国书画的传统其实是不符的。在古代,书法的地位甚至高于绘画,从这个意义讲,书法确实仍处于价值洼地。
分析 业内人士观察春拍: 泡沫越来越少 “泡沫越来越少”成为许多业内人士观察今年春拍后的想法,其实去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一直呈现这样的态势:经典拍品依然是藏家追逐的对象,但受经济环境与政策影响,低价成交甚至流拍也并不是普通作品的专属。
业内人士认为,春拍调整期还没有结束,市场中精品依然稀缺,出货的卖家期望值过高,因此很多作品未能成交或仅在低估价区间成交已经让人司空见惯了。一家拍卖公司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今年春拍感觉到藏家手上资金紧张,特别是那些从事敏感行业的藏家和机构,经济形势对艺术品市场影响变大。
与市场的不温不火形成对比的是,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的系列展览、讲座、论坛成为一大亮点。艺术
教育活动堪称国际拍卖行的标志之一,伴随苏富比北京春季拍卖,私人洽购展、私人收藏展以及论坛、讲座也同时举行。佳士得在进入上海后,也带来一系列由佳士得学院组织的讲座、艺术论坛、展览,给客户完整的“佳士得体验”。
今年春拍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甚至呈现出更加理性与成长之后的乐观,有学术价值的作品终会获得市场的认同。
一位买家告诉记者,在市场深度调整并趋于回暖之际,正是真正的藏家出手之时。因为人们对市场的预期普遍不高,好作品已经被挤出多余的水分,此时买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他在此时春拍中,辗转几个专场,分别买入几件明清书法与关良的人物小画,价格都不过几万元钱。他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开始,春秋两季拍卖的界限都不太明显了,内地的小拍很多,只要具备眼光,其中仍有漏可捡。
大潮退去才会呈现出市场的真实面目。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对于狂飙之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数字并不能代表实情,而稳健、理性、汇聚人气,才有助于这个市场良性持续的发展”。如此看来,这个春拍还是令人欣慰的
《看2014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3386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