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五月份,众多欧美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年度大会扎堆。各大公司的管理层在大会前莫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心准备,努力证明自己在过去一年里如何增进了每一个股东的利益,如果过去乏善可陈,那就要把重点放在承诺改革和未来将如何让股东满意上,这样,一则才能维系和稳定股东和
投资者们的信心,二则高管薪酬方案才有可能被股东接受。
如今,经济危机持续深化、流年不利,平日里一言九鼎的高管们要做到这一点可就难了,股东不满意,就不会太给高管面子。毕竟管理层理论上是股东利益的执行者,你为我服务不力,我是小股东、进不了董事会照样能给你难堪,股东大会上不见不散哈。
是的,在各大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无一例外都有设计精美的“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栏目,提前数月发布召开股东年度大会的日程。所有的大会相关材料、议程及财务数据,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该栏目上下载。只要你持有公司的
股票,哪怕只是一股,你就有资格提交申请,获得参加股东大会的门票,并在现场或通过网上系统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对大会上的议题表明态度。
热门的上市公司股权大多非常分散,这意味着小投资者和个人股东,也有机会对大会造成影响。而且,多数大公司都会在网上现场直播自己的股东大会,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很容易吸引媒体及舆论的兴趣。因此有些团体也会借这个舞台表现自己。
比如十几个代表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年轻人,通过购买一点摩根士丹利的股票,得以出现在2012年5月15日的股东大会上,大唱反对贪婪金融家的论调。大摩的CEO James P.Gorman对此见怪不怪,淡然对记者说“还不够刺激”。
投票通过高管薪酬报告,是股东大会的必要议题。这个提案一般都能顺利通过,但是若是公司表现令股东失望,阴沟里翻船的也不乏其人。在2012年4月27日巴克莱
银行的股东大会上,高管薪酬报告被股东们投了31.5%的反对票,使得CEO Bob Diamond1700万镑的收入可能不保。该公司的员工分红三倍于股票分红的情况,也被媒体广为诟病。
当然,最惨的还是花旗的CEO Vikram S. Pandit。在2012年4月17日的花旗股东大会上,薪酬报告的反对率是55%,花旗集团主席Richard D.Parsons只得当即表示董事会将认真对待股东们的意见。可怜见花旗的CEO连拿了两年1美元年薪,公司的表现也有所改善,仍没能平息股东的怨气。自金融危机以来花旗股价下跌逾8成,季度每股分红仅1美分。
无怪乎汇丰银行在2012年5月25日的股东大会前,先于5月17日开了个投资者互动日(investor day),大肆宣传公司的成本削减及业务拓展计划,并承诺将35%的利润用于股份分红。虽然Pirc(一家英国的投资者服务公司)在会前提议反对汇丰的薪酬报告,CEO Stuart Gulliver 720万英镑的薪酬仍然获得了股东大会上近90%的支持率。
除了投票,中小股东还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比如在股东大会上发言提问,比如提起议案。关于提问方式,各公司规定不同,最多也只是要求事先提交审核,确保没有不当内容(比如人身攻击)。
提起议题的门槛也不算太高。以英国的公司法为例,取得5%以上参会股东的同意,即可提起议题。在5月2日的百事集团股东大会上,由于达到了提案要求,某人权组织在股东大会上正儿八经的作了一个抗议瓶装水公司危害用水权的演讲。不管台下的集团总裁Indra Nooyi女士对这番言论作何感想,也只能乖乖听完发言,并礼貌性的表示作为印度女性,水的议题颇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如果你看不懂上市公司发布的数据,或不知道作为股东的权利怎么办?没关系,有的是投资者咨询和
教育的机构和网站,教你怎样不在大公司面前吃了亏去。
当然,从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上市公司们,也非常懂得不能得罪股东和公众的道理,所有你应该知道的公开资料和常见问题的解答,都能在公司官方网站上轻松查找到,并有专门的投资者咨询热线面向公众。
欧美的上市公司们如此小心认真履行义务,未必出于企业
社会责任感,也不单是因为监管严格。道理简单明了:高管拿的薪酬再多,也是雇员;股东出的本金再少,也是老板。雇员能“哄”人继续当老板,“哄”更多的人来当老板,才能制造对雇员更高的需求,雇员的收入才有保障。
【点评者说】 是的,雇员不管拿钱多,还是拿钱少,要提高自己收入,无非两端:一是一个尽量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换工作、另谋高就的交易费用尽可能低,二是增加市场对你的需求,就是要有更多的人当老板开厂开公司,老板之间的竞争会推高雇员的工资,舍此之外,无非歪门邪道和零和
游戏。
作者:商群
《【天下远见】欧美股东大会:拿再多钱的高管也是雇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3928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