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自上而下都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萧山商业城管委会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如何开展,怎么开展,既符合上级的要求,又贴近商业城经营户和
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为此,商业城管委会积极创新载体,在执行上级的“规定动作”外,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自选动作”,特别针对城内的“老大难”问题,提出了“1234510”特色活动,即:实施一个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落实两个计划、畅通三个渠道、开展四个服务、搞好五个特色教育以及为群众解决十项实事、难事。
整合优势,创新市场管理 从事五金百货经营的老俞,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然而,因为党组织关系在老家,平时很少参加民主生活,与很多“口袋党员”没有多大区别。这也成了老俞心中的遗憾。
在商业城,像老俞这样的党员有100多名。如何凝心聚力、发挥好这批经营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管委会的想法是,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这批党员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
为此,商业城党总支组织举办了以这些经营户党员为主的 “诚信经营?文明经商”讲座,让他们参加到商业城的管理中,又组织他们观看了一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片。接下来,还将在每个市场成立一支“红色义工队”。
“今后,我们将根据每个市场的实际,开展不同的义工活动,比如开展维修地面、清除垃圾、维持市场秩序,等等。与此同时,还会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通过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商业城管委会主任蒋建云对记者说。
创新市场管理,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得也很突出。
安全一直是商业城管理上的难题。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管委会将市场内原有的公安、城管和消防三支力量整合起来,在体制上进行调整,成立了一支综治巡防大队。城内经营户失窃、楼道安全巡查、控制外来人口等等,全部工作都归口到巡防大队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以前各管各的问题,将有限资源更好地利用了起来。在此基础上,商业城还成立了一支特勤分队,专门处理应急问题,并承担反恐、防恐的职责。
此外,管委会还开展了 “优秀管理团队”和“管理能手”的评比活动,对服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团队与个人进行评选和奖励。通过种种创新,商业城的管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克难攻坚,着重为民解难 萧山商业城是一个有着22年历史的老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老旧市场也逐渐显现出管理、交通、消防设施老化等方面的难题。因此,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商业城管委会下决心对这些难题“动大手术”,以呈现商业城新的面貌。
行车难、停车难是困扰萧山商业城多年的难题。尽管此前这个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时至今日问题依旧存在。这一次,管委会出台了新的举措—在外围道路进行慢车道改造,也就是在
商城中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用沥青铺设3.5米到5米宽的慢车道,专供非机动车行驶。
“以前三轮车、电瓶车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一旦碰到城内交通堵塞,送货的三轮车动也动不了。现在好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分开,交通顺畅了许多。”一位经营户说。
而对停车难,商业城也有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收费、设卡来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萧山商业城提出两大举措:一是倡导经营户低碳出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二是对开车的经营户采用收费方式来调节对停车位的利用。根据不同的位置,市场还对停车场设置了3元、5元和计时收费三种不同收费方式。
和交通一样,消防对于一个老市场来说,也一直是个难题。这一次,管委会对难题再动刀,对地下消防管网改造、更新消防设施,确保城内安全运作。现在,管委会又在建材市场3楼以上都安装了消防喷淋,一旦发生火灾,喷淋就会自动喷水,能有效控制、扑灭初期火灾。
上述种种,只是萧山商业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缩影。事实上,在活动中,市场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旨在为经营户、消费者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也让这个老市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萧山商业城:“1234510”为经营户、消费者解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4921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