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济观察 >

专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

[摘要]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谢鹏 孙鸥梦)博鳌亚洲论坛将于8日在海南开幕。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亚洲奇迹和新兴经济体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确定,新兴市场和亚洲多数经济...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谢鹏 孙鸥梦)博鳌亚洲论坛将于8日在海南开幕。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亚洲奇迹和新兴经济体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确定,新兴市场和亚洲多数经济体增长放缓,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发现和释放新的增长动力。

  作为亚洲重要高端对话平台之一,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将主题确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周文重说,2014年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将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进改革议程。在这一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确定这个主题,是希望通过政、商、学界领袖们的思想碰撞,在凝聚共识基础上为新一轮改革寻找切入点和新思路。本届年会议程将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线展开讨论,设置60场正式讨论。

  谈及“亚洲的新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周文重说,亚洲经济体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直保持极强势头。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亚洲经济体参与的自贸协定数量增加了三倍多。在贸易增速减慢、一体化进程减速,全球价值链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亚洲国家须不断推动经济一体化,通过结构性改革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他特别提到,当前与亚洲经济体密切相关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谈判主要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较而言,后者更提倡开放性,与全球价值链联系更紧密,因此在亚洲更具代表性。

  博鳌亚洲论坛今年首度推出“青年观察家”项目,周文重说,这是今年年会的一大特点。往年参加论坛的主要是商业成功人士和资深政界人士,年轻人并不多见。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增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青年人的参与,让他们贡献观点,使论坛成为更多样化、包容性更强的平台。

  他介绍,论坛将从广泛推荐的人选中确定20余人,量身订制一系列活动,同时邀请他们参与年会各场会议,以青年人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并形成报告提交。

  周文重说,当前的亚洲处在急剧变革的伟大时代,应给予青年人更多与成功人士交流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梦想能更贴进国际潮流和时代节拍,并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支持。青年人自身也应从历史和全球的大视野分析判断,贡献个人才智,为建设新亚洲作出努力。

  近年,随着中国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同时,部分中国企业在海外也存在战略失误和不当行为、面临挑战。博鳌亚洲论坛已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吸纳企业会员100余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桥铺路。

  在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周文重说,论坛近年加大了对民营企发展的关注力度。在过去几年的年会中,论坛专门设置了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就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突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良好效果。

  他特别提及,博鳌亚洲论坛的会员企业来自亚洲及全球各地。论坛愿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在“走出去”和“请进来”方面都作出贡献,为中国企业与全球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周文重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已举办多年,近年参会的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媒体人士的数量更是屡创新高。论坛已成为亚洲各国的公共外交和经济合作重要平台。这得益于亚洲和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是论坛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的结果。

  他说,未来论坛将在议题设置上更加紧密结合经济形势,嘉宾邀请将更广泛,并扩大会员。论坛还计划更多设计一些专题会议和重点活动,将亚洲金融合作会议、亚洲能源论坛、亚洲青年论坛等品牌办得更好,同时加强智力支撑建设,不断丰富完善论坛研究院的智力网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此外,论坛还将深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并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注。

  作者:谢鹏 孙鸥梦

豫都网微信

《专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586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