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经济观察 >

【砥砺奋进的五年】“兜底”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

[摘要]6月13日,新郑市和庄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在锻炼身体。近年来,为了提高五保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该市在积极确保供养经费的同时,加快对乡镇敬老院的改造建设。⑨6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本报记者卢松 6月9日,南乐县元村镇敬老院,绿植花卉生机盎然,地面铺装干净整...

 【砥砺奋进的五年】“兜底”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

  6月13日,新郑市和庄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在锻炼身体。近年来,为了提高五保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该市在积极确保供养经费的同时,加快对乡镇敬老院的改造建设。⑨6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本报记者卢松

   6月9日,南乐县元村镇敬老院,绿植花卉生机盎然,地面铺装干净整洁,院内娱乐室里传出阵阵笑声,65岁的韩来顺和10多名老人聚在一起,下象棋、打扑克、看电视,边玩边聊,其乐融融。

   韩来顺是元村镇百尺村一名孤寡老人,去年6月申请入住敬老院,现在除了打牌娱乐,还在院内菜园锄地种菜,日子过得舒心自在。韩来顺高兴地说:“在这里吃得饱、住得好,院里每月还发40元零花钱,得劲儿着呢。”

   我省是人口大省,随着全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像韩来顺这样无子女、无收入的农村特困人员(即五保对象)养老问题格外引人关注,群众对敬老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前部分乡镇敬老院存在建设规模小、设施配套落后、安居环境较差等问题,群众宁肯独自住在家,也不愿到敬老院。”南乐县民政局局长程建霞说。

   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才能让每位老人安享晚年。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各地改扩建和新建敬老院。目前全省2000多所敬老院,成了48.2万名农村特困人员养老的温馨家园。

   不仅吃住无忧,看病也不发愁。我省把农村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部分敬老院还有家庭签约医生,一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董辉介绍,这些年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断提高,分散供养人员和集中供养人员的供养标准分别从2011年的年人均1320元、2240元提高到去年年底的3000元、4000元。去年底,我省又印发《河南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除了农村孤寡老人外,还把符合条件的城市“三无”人员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让更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元村镇留胄村村口村务公开栏里,张贴着全村低保对象的名单,68岁的村民王妹云和48岁患有脑瘤的大儿子王志安名列其中。“2013年起,村里就让俺们‘吃了’低保,发到手的钱年年增。现在每月又从原来的132元提到142元,能顾住家里的基本花销。”王妹云说。

   在留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9户、136人,是镇、村党员干部重点关照的“对象”。今年,王妹云家又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享受到更多扶贫政策帮扶。元村镇党委委员台关士告诉记者:“镇里打算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把王妹云家几十年前的老房子翻修一下,还要帮他们搞家庭养殖,增加一部分收入。”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我省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扶贫标准线和低保标准线两线合一,发挥低保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十二五”期间,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率超过10%,去年我省更是连续两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全省4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脱贫越来越有底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把加强残疾人、城乡低保人员和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列入“十件重点民生实事”,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全省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困难群众能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砥砺奋进的五年】“兜底”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6304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