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笔者来到安徽省来安县西门社区,徜徉于狭窄的小巷,跨进洁净的庭院,感受着文明和谐的气息,体味着地方为民务实的新风。
笔者和社区主任吴学来一同走访。拐进工商巷,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映入眼帘。看到吴主任,刘大妈一边招呼、一边道谢:“自打上个月这条路修好,老伴再也没有跌跤了!”原来,水泥路以前是条坑洼不平的碎石路,居民出行多有不便,对于她老伴刘树宏来说就更为困难,82岁的刘树宏患上脑梗,有散步习惯的他一不注意就会摔跤,每次出门刘大妈都是提心吊胆。“县巷道改造工程的实施为他们解了难!”吴主任介绍说,社区把修路计划报到了县里后,很快路就修好了,出于感激,居民们专门订制了一面印有“关爱
民生 热情周到”的锦旗送到了社区。
细微之处见“务实”真功。今年,来安县把背街小巷整治作为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往年
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计划
投资160余万元,再集中改造19条破损严重、排水系统差的背街巷道。为真正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小事办实办好,该县还实行社区、街巷包保制度,建立由县领导任区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路长的长效工作体系,突出环境秩序规范和
社会文明建设重点,在全县广泛开展“好人建设”“志愿服务”“清洁行动”等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巷道硬化、洁化、绿化、美化。
小巷焕发了新生机,往日又破又脏的胡同,如今成了文明美家园。二十四孝图、道德漫画栏、文明公约、志愿服务活动等宣传图布满了
文化墙,一组组、一面面无不透着小巷文明新风尚;信息公开栏内张贴的各类便民信息更让人觉得体己温馨。抬眼望去,整条巷子干净清爽,居住楼错落有致,硬化的水泥路弯曲向前,居民家门口种植的一墒墒蔬菜被排列有序的木栅栏整齐地围着,路边常青植物绿意盈盈,随风摆动。
生活环境美了,邻里互助之风也日甚。家住西小巷的李国美丈夫残疾,儿子又患上脑瘫,家庭生活十分艰难,周围邻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时接济衣物、彩电等生活用品,如今李国美家虽然简陋却也能衣食无忧,生活得虽然艰辛却也很温暖。韩先秀
《小巷沐新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860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