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4 12:2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映象网讯 (记者 崔冰心)你知道吗?5000年前,咱灵宝就开始种枣了。10月23日,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厅了解到,近日在第二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我省三门峡市灵宝川塬古枣林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次全国共有23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评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灵宝市古枣林是我省唯一成功入选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灵宝古枣树林 图片来自网络
灵宝市古枣林由明清古枣林和古枣树群落组成,枣树品种为著名的 “灵宝大枣”。据初步统计,该市共有100年以上古枣树36.9万株,其中明清古枣林34.7万株。大王镇是灵宝大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镇共有大枣2万亩,其中明清古枣林4000亩。大王镇后地村是遗产地中心区,该村目前拥有500年以上的古枣树59619株,拥有300-499年间的古枣树3445株,拥有100-299年间的古枣树2343株。这些古枣树至今树干老态龙钟而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满树果实累累,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利用价值,更具极大的生态价值。
考古挖掘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灵宝已有枣树种植。有关灵宝种植枣树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1800年前的《三国志·魏书·董卓传》。长期的种植与利用,在种枣区也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枣文化。灵宝市作为枣的故乡,除了集中连片成规模分布于沿黄区的古枣林外,也零散分布于全市居民的房前屋后,形成相对独立的既包括古枣树又包括新生枣树的枣树群落。
《灵宝古枣林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26333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