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郑州将增15万个车位 老旧小区改造是问题难重点

[摘要]□记者吴俊池 随着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老旧小区、商业区域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近年,郑州市政府接连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措施,对停车问题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和力度。有专家表示,老旧小区的停车改造是目前停车改造工程的重点...

郑州将增15万个车位 老旧小区改造是问题难重点

□记者吴俊池

随着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老旧小区、商业区域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近年,郑州市政府接连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措施,对停车问题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和力度。有专家表示,老旧小区的停车改造是目前停车改造工程的重点,停车市场的前景大有可为。

停车困难逐渐凸显郑州放出政策大招

随着郑州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停车难的问题也逐年凸显,郑州市政府曾多次出台相关停车区域的实施办法,并多方面鼓励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的建设以及规划。

2015年8月,郑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其中文件规定,要在2016年底前基本实现静态情况下的一车一泊位。文件提到,通过拆除违章建筑、利用三个月没有开工建设的建筑工地、收回三环内的驾校、夜市、废品收购站等区域,向城市“要地”,解决临时公共停车场或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土地问题,并鼓励机关单位停车场在本单位车辆自用满足的情况下,将空余车位实行错时开放。

其中,对于独立新建的地下停车场,由市区两级财政补贴,地下停车场每泊位补助2.2万元,附建地下立体机械式公共停车场,每泊位补助2万元,地上立体停车位每泊位补助1.4万元,其余地面停车场以及临时停车场根据规模及运营年限等条件的不同,每泊位补助从150元至5500元不等。

2015年12月,河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通过《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该建议郑州市城管局曾明确提出2016年将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新建1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

关于公共停车场政策的连年出台,也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发展建设中公共停车场规划数量的不足,以及停车难问题亟待解决的现状。

并无明显改善方法停车仍是城市难题

“原有城市区域的规划不够超前、停车位配比较低,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峰提到,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逐年递增,私家车停放的刚性需求同目前停车位十分紧张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两者数量间的悬殊差距,是造成车辆违章停放的根本前提。

李晓峰说,在城市规划较早的老城区以及周边沿街商业、市场、居民小区等范围内,由于规划较早,区域内先天的停车位配比本身就比较少,在城市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很快就不能满足汽车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但是对于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难、管理难,也成了阻碍老旧小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关键。

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老旧小区、商业区的周围大力兴建立体停车场,提高停车位土地的利用率,李晓峰介绍,在国外,小区以及商业区的周围几百米区域内,都会有较集中的立体停车场,同时白天小区内、夜晚机关单位等闲置停车位,对外开放作为公共停车场,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也是较为科学的解决办法,“闲置的车位同样是浪费,不如错时利用起来”。

超前规划商业区停车市场大有可为

停车难,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之一,新增的停车设施及新建停车场,在新增机动车的停车需求面前,二者相差甚多,停车难问题逐年凸显。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社给出了她的看法。

“新建小区基本能够满足,但对于老旧小区的停车,如何改造才是关键”,刘社介绍,引入3至6层等立体停车场的建设,是目前的可行办法之一,但立体停车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体停车场虽然能够解决停车问题,但车辆存取时间慢、商务车等大型车辆受到限制、投入费用高昂等问题,是立体停车场在推广过程中较困难的硬伤”。刘社说,对于党政机关、相关小区、单位夜间开放闲置停车位等政府呼吁,各单位会考虑到不便管理、社会车辆身份等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十分苦难。

刘社认为,在写字楼的设计初期,就应该超前规划,预留出足够的临时停车区域,以面对偶尔出现的大量停车情况,而未来在中心商业区、住宅区,郑州市可借鉴北上广以及国外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兴建专门的立体停车场,“机动车数量在未来是只增不减,停车市场大有可为”。

(大河报)


《郑州将增15万个车位 老旧小区改造是问题难重点》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51005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