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09 19:0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记者邵可强
核心提示丨2015年12月1日,我省成立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至今全省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089起。电信诈骗手段五花八门,群众稍不留意就上当受骗,你可知道骗子在我省行骗最“偏爱”那些人?他们又是耍哪些“花招”行骗的?遭遇电信诈骗第一时间该怎么办?30日,大河报记者采访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负责人刘彦东,梳理我省电信诈骗案例,总结出反电信诈骗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晒数据
去年12月1日我省成立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截至目前全省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089起其中破获本省案件3125起,带破外省案件39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92人追回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4708万元今年以来全省累计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28亿元
再梳理
“三类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会计、老人
原因: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负责人刘彦东说,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会计“有钱”,一般容易被骗子选为诈骗对象;而老人则是受亲情、利益影响大,容易被蒙蔽。
举例:三类校园电信诈骗行为
助学金诈骗,骗子自称教育部门或学校工作人员,在转账过程中以缴纳费用骗钱;招聘兼职刷信誉,骗取保证金、押金或发送网络链接购物等;谎称学生生病,以住院治疗为由诈骗家长。
提醒:助学金等补助发放都需要走一定程序。家长遇到涉及孩子的陌生要钱电话时,最好向孩子或其老师求证一下。
“三手段”诈骗分子最常用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唬人”冒充熟人套近乎“呼死你”追着骗钱
解释:我省群众遭遇这三种骗术相对较多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通常先以电话欠费、信用卡透支、包裹藏毒等理由,或是直接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黑钱、贩毒案等,然后将电话转接至某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核查账户等名义,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冒充熟人套近乎,常见是通过QQ或微信诈骗,多是冒充受害人的领导、亲戚、朋友,“冒充老板骗会计多发,济源冒充公司‘老板’给会计发微信,险些骗走500万元。”
利用“呼死你”软件骚扰机主,直到拿到“消灾钱”为止,也是常见的方式。
“三趋势”让电信诈骗升级
选择对象精确化、形成网络链条、团伙作案
举例:以前“广撒网”式诈骗手法已经落后,不法分子现在将诈骗对象明确到哪类人,甚至哪个人。而且诈骗手法也走高科技、网络化路线,有人专门购买信息,有人负责角色扮演,有人取赃款。
谈应对
第一时间拨打110很关键
公安机关侦办电信诈骗案有几个难点:
首先是异地办理,电信诈骗一般是跨地区作案,有的还跨境,增加办案难度。其次是取证难,电信诈骗分子很“狡猾”,往往是“一案一换”,作案地点、设备等随时更换。还有就是电信诈骗升级后,形成网络上的利益链条,但有些环节往往又是独立的,比如诈骗分子通过网络购买被骗人信息,转账取款时找人代劳等。
目前,我省成立了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和郑州、洛阳两个分中心,全省其他16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反诈骗中心也先后成立,并建成了“省反虚假信息诈骗工作平台”、“省涉案银行账户快速止付平台”,由公安、通信运营商和银行依托110指挥中心合署办公,建立起三家有机结合的网上作战系统和平台。
“要想‘拦’住骗子骗走钱,受害当事人第一时间必须拨打110。”刘彦东说。
为与诈骗分子“赶时间”,接警员能够在短短30秒时间内迅速完成警情推送,引导受害人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采取紧急止付等应急措施。
记口诀
六个一律: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不要信: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大河报)
《骗子爱蒙“三类人” 大学生会计老人最易上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53660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