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从“闯关东”到养天年 兰考老人郭旭本的幸福生活

[摘要]大河网讯 (记者 莫韶华)1939年出生,他闯过关东,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有口饭吃,经历了兰考从盐碱地治理到现在“脱贫摘帽”的奋斗征程,过上幸福生活的兰考县红庙镇郭庄村村民郭旭本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忆当年看现在,郭旭本直夸:“共产党...

DSC05671 (1)

  大河网讯 (记者 莫韶华)1939年出生,他闯过关东,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有口饭吃,经历了兰考从盐碱地治理到现在“脱贫摘帽”的奋斗征程,过上幸福生活的兰考县红庙镇郭庄村村民郭旭本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忆当年看现在,郭旭本直夸:“共产党好啊,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岁月的磨砺在这位78岁老人脸上刻下了一道道年轮,难以掩饰的是他眼中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之情。大河网记者见到郭旭本时,他正在郑州龙湖边的湿地公园和几位老人下棋。“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光景啊!现在政策好,看病不花钱,还有养老补贴,这哪是我们年轻的时候敢想的事啊!”

DSC_3066_副本

  郭旭本老两口和女婿以及外孙女

  据兰考县志记载,自1644年至新中国成立的305年间,兰考发生涝灾90多次;自清咸丰至解放的100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有63个。1949年,全县97万亩耕地中,低洼易涝地12万多亩,沙碱地33万多亩,全县粮食亩产仅38.5公斤。

  郭旭本回忆起他高中时代的兰考,黄沙遍天,地里刚出的苗没几天就蔫儿了,“我上初高中时,每次上学带一周的干粮,都是红薯面馍馍,成天吃得肚子里有胀气。”

  “那时候一亩地收不了多少斤粮食,穷啊,在家没啥吃的,家乡好,谁愿意背井离乡?1970年,我就拖着家小去东北了,当时主要靠挣工分,一年分45斤粮食,150斤红薯,有时候能分点豆子。”郭旭本回忆说。

  月是故乡明,1980年,郭旭本老人和很多同乡得知家乡治理黄沙成效显著后便一同回到村里,“为了治理风沙和盐碱地,村里栽上了泡桐杨树槐树,又引来了黄河水。我们回去后一亩地能收成1300多斤。路也通了,现在小车遍地跑。我最愧对的是几个孩儿,只有老四上了学,他的哥哥姐姐都早早进入社会了。”

DSC_3067_副本

  郭翠红,郭旭本的四女儿,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兰考县的理科高考状元考入南开大学。郭翠红深知自己上学的机会得来不易,天道酬勤,事业小有成就的她现在郑州工作,偶尔将父母接来郑州居住。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也大不如以前,郭旭本去年做了肾脏支架手术,老伴栗玉兰70岁时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父母一共做了三次大手术,都享受到了国家医保的政策,基本没花钱。感谢国家政策啊!”郭翠红说。


《从“闯关东”到养天年 兰考老人郭旭本的幸福生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5478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