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新闻联播》点赞河南好家风 郑州马昕家庭上了头条

[摘要]马昕和家人在一起 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修身齐家 树立好家风”为题,用时4分24秒,报道了郑州马昕家庭和兰考焦裕禄家庭的好家风,以及兰考干部风气的转变。 马昕,很多郑州市民和晚报读者并不陌生。2016年...

  马昕和家人在一起

  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修身齐家 树立好家风”为题,用时4分24秒,报道了郑州马昕家庭和兰考焦裕禄家庭的好家风,以及兰考干部风气的转变。

  马昕,很多郑州市民和晚报读者并不陌生。2016年12月12日,他和郑州同样著名的“王宽家”双双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并作为优秀代表受邀到北京领奖,还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和点赞,“都是好样的”。在现场接受颁奖的马昕,被总书记齐家治国的讲话深深打动。

  郑报融媒记者 张翼飞

  大家庭编成“连队” 遇问题一起协商

  马昕1973年出生于河南新蔡县农村,父亲马云杰、母亲杨秀坤都是热心肠,街坊邻里谁家需要帮忙了,夫妻俩二话不说撂下手上的活就去,谁家有难处了,只要自己有能力就绝不推辞,是村里公认的大好人。

  受双亲影响,马昕从小就养成了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岁的马昕入伍,成了一名边防军人。入伍后领到第一月35元津贴就全部寄给了父母,军校毕业后,也是第一时间将大部分工资寄给父母。不仅如此,马昕当时还资助过一个名叫王昆的小学生,得知孩子家庭困难,正为学费发愁,马昕主动担负起孩子学费,目前,王昆早已大学毕业;村里两位孤寡老人,马昕也时常挂在心上,每次回去都会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给他们买些好吃的。

  马昕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但因为穿上军装带过兵,他一直都是兄妹中的“主心骨”,即便是相继成家分门立户之后,但凡哪个小家遇到了大事,也要向马昕讨主意。

  在马昕看来,只有帮兄弟姐妹们都过上好日子,才能让父母真正放心地安度晚年。于是,在马昕引导下,兄弟姐妹们相继在郑州打工、开店,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2008年6月,马昕调到了郑州警备区工作,便将农村年迈的父母接到家中照顾,又先后动员在郑州打工的兄弟姐妹搬到同一个小区居住。他把部队好作风融入家庭建设,将大家庭编成一个连队,自己担任“主官”,几个能力相对突出的孩子当“排长”,遇有重大问题时一起协商,形成方案后分工负责抓好落实。

  日常,马昕负责老人看病买药、下一代思想教育、成长激励和婚恋指导等问题;二姐马艳担任大家庭内部总管,负责料理日常事务,调解成员间出现的矛盾纠纷;外甥女杨洁、外甥杨威是大家庭的“创业先锋”,带头勤劳致富,公司收益支撑大项开支,引领年轻一代创新发展;侄子马涛、外甥女陈凌是“秘书长”角色,负责召集家庭会议,监督已定计划实施,处理大家庭日常事务。

  用马昕妻子王丽娜的话说:“我们家不分大家小家,大家生活在一起互不计较,在家庭中都讲奉献精神,每天到家都是笑呵呵的,非常暖心。”


《《新闻联播》点赞河南好家风 郑州马昕家庭上了头条》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7662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