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8 15:46 我要投稿
10月18日,郑州市人社局发布郑州人力资源市场2017年第三季度职业供求分析。第三季度招聘岗位数和求职登记人数同比都有所减少。
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慢就业”,也使得求职群体的择业期拉长。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慢就业”要区别对待,“慢就业”期限最好为一到两年。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用人单位需求人数方面以第三产业为主。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提供岗位位列前几名,这些行业的求职门槛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强,一直以来都是就业市场上需求人数较多的行业。
总体来看,岗位供应情况比较稳定,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岗位种类变化不大,整体就业形势稳定。求职人数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有四成是应届高校毕业生。
从求职人员性别方面看,男性求职者有47.80%,女性求职者有52.20%,女性求职者略多于男性求职者。
此外,“慢就业”是近两年在就业群体中表现出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实现就业。
“慢就业”现象会影响当前的就业形势,造成求职人数和达成意向人数下降,求职群体的年龄分布出现年龄增大的趋势,使用人单位“招工难”。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90后”和“95”后就业观念的转变,促成了“慢就业”的出现和发展。
而自主型的“慢”,可以让求职者有计划地提高个人能力,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积极的“慢就业”;被动型的“慢”,会拉长求职者的择业期,影响求职者的心态和职业生涯,是消极的“慢就业”,“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慢就业’,适当地鼓励自主的‘慢就业’,及时纠正被动的‘慢就业’。”
该负责人建议,“慢就业”需要较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对于“慢就业”最好有一个时限,可以以一到两年为限,之后还是要尽快开始职业生涯。(记者 崔文 通讯员 张飞)
《“慢就业”要快规划 最好一到两年为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8288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