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白血病患儿用血紧张 患儿家长互相“借血”救急

[摘要]孩子得了白血病,父母恨不得每天都能献血小板救子 同病相怜的患儿家长还会互相“借血”救急 没人担心有借无还,因为欠下的可能是条命 秋日的一个下午,刚献过血小板的程旗,倒在了郑州血站附近的街头。被人扶起时,他右臂绑着止血带,针眼处还有血。程旗儿子...

孩子得了白血病,父母恨不得每天都能献血小板救子

  同病相怜的患儿家长还会互相“借血”救急

  没人担心有借无还,因为欠下的可能是条命

  秋日的一个下午,刚献过血小板的程旗,倒在了郑州血站附近的街头。被人扶起时,他右臂绑着止血带,针眼处还有血。程旗儿子得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持续地输入血小板。为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半年内捐献了15次血小板。程旗的妻子,因献血过多,已经有段时间不来月经了。

  像程旗夫妇一样,白血病患儿父母恨不得每天都能献血小板,但他们最多半个月才能献一次。看着病床前的空血袋,白血病区同病相怜的家长也会互借血小板,不过,借了马上就要还,因为借的可能是条命。

  【霹雳】

  正张罗着盖新房

  一场病回归原点

  开封尉氏的罗锦是借血父母中的一个。2014年6月,罗锦从惠州赶回老家,他要干一件大事:盖房。当时,妻子先行回老家照顾儿子上学。单身的弟弟在外打工,罗锦一家暂居在弟弟家。

  家里攒了4万多元,罗锦打算,再借个一两万元,“咱也不说太好,盖5间大瓦房。”11月以后,儿子罗红经常躺在床上,也不好好吃饭。妻子告诉他,“是感冒,吃吃药就好了。”罗锦也就没在意。

  那段时间,罗锦为房子忙得连轴转,不过心里很“愿意”。拉了土,201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罗锦去附近的砖厂看砖,当时就决定要买。

  当天晚上,罗锦回到家,罗红发起高烧,狂吐不止。出门前,罗红刚退烧。见状,罗锦在村里借了辆小车,把儿子送往尉氏县人民医院,“抽血,没有血小板。”一家人又把儿子紧急送往郑州某医院,确诊结果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只是听说过的事情,没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晴天霹雳。“我脑子里啥都没了。”罗锦说。

  到现在,罗红断断续续住院已有两年多。房子早已不盖,为了筹钱治病,地皮也都卖出去了。如今,罗锦和妻子还住在弟弟家。

  河南商报记者联系到罗锦时,他已带着儿子回家休养。下个月的12日,孩子还要住院治疗。

  每次化疗过后,罗红就要输血,尤其是血小板。每次需要输血的时刻,便是罗锦最难熬的日子,“自己不能献后买血太花钱,只能向病友家属借。”

  【揪心】

  父亲晕倒血站附近

  儿子哀求停止治疗

  罗锦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通常,患者如需用血,要由医生提出申请,再由血库进行分配,医院根据用血的紧急情况进行分配。不过,医院一般分配是优先满足最需要用血的人。

  血到用时方恨少,家属一般都会自行前往血站献血,换取献血证。到要输血小板时,只要家属提出申请,就可以优先取用。

  正常情况下15天就可以捐献一次血小板,每次最多能捐两个治疗量。“一个治疗量要花1400元,自己去献血有个好处,出院以后,这个钱能找血站报销。”罗锦说。

  抽血小板和抽血不一样,“牙签粗”的针头扎进血管,“拆”出血小板,要花一两个小时。结束以后,往往胳膊都麻了,而针眼处的止血带要绑24小时。

  9月23日下午,刚献过血小板的程旗,倒在了郑州血站附近的街头。程旗的儿子得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持续地输入血小板。

  程旗妻子说,44岁的丈夫以前有150斤,身体很结实,献血以后,现在只有不到110斤。

  为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半年内捐献了15次血小板。而程旗的妻子,因献血过多,有段时间不来月经了。

  儿子得知父亲晕倒后,在医院的楼道里大哭,抱着母亲哀求:“妈,别叫俺爸给我献血了,不献了,我不看病了。”

  “爸不给你献,妈不给你献,谁给你献,对不对?”在孩子面前,所有家长都假装坚强。

  【借血】

  白血病患儿用血紧张

  病友家属互相帮助

  在程旗的手上,有30多本鲜红的献血证,其中有部分是借来的。

  一比一换来的血小板,根本不够用。现实摆在眼前,不够,要么买,要么借。好在,病友家属间借了赶快还,没人排斥“共享”血小板。

  罗锦说,他至少借出去过七八次血小板。“给陆先生借过一次,给小利父亲借过两次,给漯河小女孩的爷爷借过三次,给王爸爸借过两次……”孩子住院之前,罗锦就得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和病友家属互借献血证。

  罗锦口中的王爸爸,名叫王元,他儿子晓恒,以前和罗红住一个病房。2016年12月,晓恒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需要化疗和骨髓移植。

  今年夏天,晓恒病情恶化,医生建议王元放弃治疗。不过,医生告诉王元,医院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也许可以缓解晓恒的病情,如果成功,晓恒还能接受骨髓移植。有一点希望就不会放弃,王元纠结半天,还是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治疗过程凶险异常,从回输免疫细胞的第8天开始,晓恒出现反复高热、肝脾肿大、多脏器功能不全、重症肺部感染,被转入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希望在现实面前摇曳。但在回输免疫细胞第15天,奇迹出现,晓恒的骨髓“神奇般完全缓解”。

  今年秋天,晓恒终于排到了移植舱,王元是供体。一同排到号的还有同大夫医治的郝萃。移植期间,晓恒突然缺血,急需血小板。然而,平时的存量根本不够用,一旁的母亲胡紫不知所措,她拿起电话就打给了郝萃的母亲。

  “我还多一个,你们先用,我这就去登记”电话那头说。借来的血小板,救了晓恒的命。

  白血病友家属之间,经常“借板”。“但借了马上要还。”王元说,“大家手里的存量都不多,都是半个月献血换回来的,是救命的。”

  【坚持】

  医院的故事仍在继续

  患者家属永不放弃

  罗锦说,因为同病相怜,家属们互相都特别理解对方,都知道不容易,也知道一定会及时还上,才愿意借血小板。

  病房里,家属都会互相帮持一下,叫个护士、看个孩子,有啥好吃的也都会分享。遇到啥事,病友家属之间都会及时沟通,有时去楼道里聊聊,有时在微信群里说说。

  11月18日,晓恒出院。王元把消息告诉了罗锦。没几天,罗锦又收到消息:晓恒排异了,膀胱炎便血,估计还要再做一次移植。

  “这孩子受大罪了。”罗锦说。

  罗锦说,在医院里发生了很多事:有人从美国回来,移植成功康复出院;洛阳的老板,孩子移植成功后,买了1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送给病友(包括罗锦);有的像王元一样,还需继续治疗;也有很多人,走到了很远的地方。

  进了医院,众生平等。王元说:“都在一个病房,同一个大夫,进来大家都是想叫孩子能好起来。我是会一直坚持的。”

  这个父亲的微信名,叫“永不放弃”。(文中人物名字皆为化名)(记者 吴智星 实习生 刘鹤洋文/图)


《白血病患儿用血紧张 患儿家长互相“借血”救急》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9792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