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6 08:17 我要投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起跑线在哪,只知道别人一直在跑。
这可能是家长们焦虑的原因。于是乎,他们给孩子报了N多的培训班,让孩子上课如赶场,有人即使借钱,也要给孩子报一个班。
古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这些”心“却陷入了焦虑,“都快把自己逼神经了”。
“都快把自己逼神经了”
早上6点40分,郑州的严静(化名)准时叫醒儿子,让他读单词。而她在一旁,用手机录成小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而后再截图,发给培训班的老师。从今年暑假开始,天天如此。
看着孩子惺忪的睡眼,严静心里也有些难过,“但是本来基础就差下了,再不学,更赶不上了。”
儿子刚上二年级,严静渐渐了解到了他与同龄人的差距,“别的小孩元音、辅音啥都知道,词汇量也比我儿子多很多,不补的话,永远追不上。”
从那以后,严静就开始给儿子报英语班、数学班。每天下班回家,严静就坐在儿子旁边,辅导后者学习。
前一段时间,严静带着儿子去参加英语拔高班的入班考试,但是儿子故意交了大白卷。“会做的都不做,空着,气死我了。” 严静事后从培训班老师那了解到,她儿子说:“我要是考好,就要进班了,就得有更多的作业,我才不呢。”
每当儿子三心二意,“你说东他偏偏往西”的时候,严静就沉不住气,心里很“焦虑”。
有一次,辅导着儿子数学, “不用公式一步步来,非自己偷懒,本来能写对,非算不好”。那一天,同样的错,儿子犯了三次,严静一失手,打了他一耳光。
“事后后悔死了,当时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住。”看着儿子自己在那哭,严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严静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身边的家长都有过打孩子的情况,事后都后悔的不行。她儿子后来给她说,以前从来不发脾气,现在截然两个人。从那以后,她给儿子商量,儿子听话,就奖励小红花,可以换礼物,而自己要是动手打人发脾气,儿子就不给自己小红花。
如今,严静又有了新念头:放弃自己国企的工作,做一个全职妈妈,照顾孩子好好学习。“都快把自己逼神经了。”
“心里有事,五点半就醒了”
郑州李女士,女儿上四年级。她给女儿报了奥数、新概念英语、钢琴、跳舞四个培训班。每次上课,李女士都会亲自陪着孩子去。
李女士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整理笔记。老师在上面讲,她也在下面听,不比小孩子差,每20课时,她就能记下一个厚本。
李女士每天见到女儿,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没?”“写完了。”
“英语卷子写了没?”“奥数呢?”一项一项,李女士必须问个全。“她想投个懒,不可能,我记得比她还全呢。”
有一次女儿告诉她:“就知道问作业。”
女儿写作业,李女士就在旁边盯着。“她不睡觉我就不能睡,每天都得弄到10点多,还有人学到11点多呢。”
成绩下来是李女士最心焦的时候,“要是成绩不好,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得不到回报,孩子也可怜,打也不能说也不好,只能自己憋屈了。”
李女士为了让孩子早起,自己定了6点的闹铃,但是每天“心里有事,五点半就醒了。”
周四晚上奥数,周六上午英语、下午钢琴,周日再上舞蹈。“从幼儿园开始,妞儿都没有个休息,不像我们小时候,在院子里疯跑。”
和李女士女儿同班的女孩,光英语,家里给报了三个班,“两个应试班,一个口语班,孩子就像赶场子一样。”
借钱给孩子报班
郑州市民郑先生,女儿现在读初三,他花了两万多,给孩子买了130多个课时,“物理、化学、数学,想学哪个都可以调。”最近,他刚刚换了个工作,跑业务,“压力很大。”
以前,郑先生坚持“孩子的童年,玩呗”。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身边不断有人问他:“你孩子上啥补习班,咋还不上补习班?”
说得多了,渐渐改变了郑先生的想法。有一天,他在空间发了一条说说“你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给你一个不快乐的小升初。”“也算是一种跟风吧!”郑先生说,从那之后,培训班就成了女儿的日常。
为了给孩子补习、贴补家用,他开过文具店、摆过地摊、送过快递,工作之余,会去跑几单“摩的”。前一段时间,为了给孩子报“古筝”班,又从亲人朋友那借了4000多元。
严静和李女士也都表示,给孩子报班都是因为别人在学,自己孩子不学就要落下,以后没有竞争力。
专家:不要憋着,要多和孩子沟通
河南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心理压力,大部分的家长都选择了“憋着”,压抑自己的情绪。就此问题,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杨勇超。
杨勇超表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心理学上讲,都是正常的,不管是人或者动物,最大的成就不是自己做的有多好,而是培养了优秀的下一代。“孩子就像是最终的工程,就要付出毕生的精力,这是遗传的。”不过,杨勇超认为,自己好了才能让孩子才能好。
杨勇超建议,当家长心里觉得压抑时,不要憋着,有条件的,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咨询,释放和转化不良情绪。此外,家长的情绪,孩子都能感受到,找机会,还是要和孩子多沟通。
杨勇超说,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所以给孩子报班,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没有选择权,给孩子报班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情况,不能盲目,而要考虑孩子的心理。
杨勇超认为,缓解、解决家长的焦虑,在报班之初,就应考虑到孩子兴趣,而如果给孩子报了他不感兴趣的班,可以通过犒赏机制等方式,鼓励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河南商报记者 吴智星/文 张郁/图
《上课如赶场!家长借钱报辅导班:不能输在起跑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9090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