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8 07:31 我要投稿
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河南在行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豫见新世界!
创业难,难于上青天。
如果在这前面加上两个字,变成“海外创业”呢?
在大型调研纪录片《豫见新世界》第四集《万物生长》中,摄制组实地探访闯荡“一带一路”的河南企业,为你呈现他们海外创业的精彩故事。至于为什么叫《万物生长》,你可以想象:当一粒种子播撒在本不属于它的土地上,它需要学会和适应的因素有多少呢?
▲欧洲街景
先来看我们河南的王牌制造“宇通客车”。“宇通客车”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市场,但这一次我们选择的采访地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作为哈国的第一大城市,这里曾经是中亚最美的一颗明珠,但现在却污染非常严重。还好,他们遇到了“宇通客车”。想知道“宇通客车”是怎么帮他们缓解污染问题的吗?
▲阿拉木图市的琼布拉克滑雪场,有一条道路被称为“宇通专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意气风发闯天下。
在波兰甚至欧洲,有一个故事在圈子里口口相传:一个来自中国河南、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团队,正在完成中国电力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交钥匙工程,他们就是平高电气在波兰的派驻机构。
▲这支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
什么叫交钥匙工程?还有,建好之后,它居然承担了波兰首都华沙城一半以上的电力供应,来自河南的团队是怎么拿下工程的,你想知道吗?
▲华沙夜晚的露天咖啡馆
▲摄制组在平高电气的工地指挥部吃“波兰盒饭”。波兰人主食爱吃土豆泥,猪排很大很大。
十年前,一则河南商人买下德国帕希姆机场的消息引发了震动。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尚属首次,意味着欧洲大陆从此有了中国航空公司的中转基地。十年过去了,这个德国机场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摄制组在帕希姆机场采访
你将听到一个百转千回的创业故事,明白“走出去”的艰辛,体会咱河南人不一般的毅力和智慧。
▲德国帕希姆小镇21点钟的光线
在欧洲,我们还听到了一件令我们河南人倍有面子的事儿,一位来自南阳盆地的企业家,收购了德国欧洲最大的动臂塔基制造商,三年多过去了,原本有着八十多年历史却濒临破产的德国企业终于在中方手里起死回生,这个华丽转身是做到的呢?
▲在欧洲,凡是这种大红色的塔基,都是咱河南人的公司制造的。
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而德国是汽车的故乡,这里面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缘分。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我们会带你去欣赏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感受德国雄厚工业基础背后的工匠精神。同时,我们还会给你讲一个“太岁头上动土”的故事,因为我们河南的一家汽车配件企业,正在以德国为据点努力开拓市场,目前在欧美大陆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到了十分之四……
▲在中原内配位于斯图加特市的仓库采访
随着我们的镜头,你还可以来到意大利的都灵,认识著名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卢奇先生。在意大利,官方认可的“大师级”汽车设计师共24位,而卢奇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但现在,他还有一个新的身份,——海马汽车的特约设计师。要知道,海马汽车拥有上海研发中心、海口技术中心和郑州技术中心三大研发基地,卢奇先生的主要工作地就是咱郑州呢。这位设计大师不仅精通汽车设计,对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有自己深刻的判断和理解,一起来听一听吧!
▲摄制组在都灵机场采访了卢奇先生,因为他要紧急飞往中国开会。
在这一集中,你将看到高大上的工业制造场面,听到令人振奋的创业故事,也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城市美景……
《《豫见新世界》第四集《万物生长》:看咱河南制造的“国际范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69572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