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摘要]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这次无意中发现的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昨日...

  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这次无意中发现的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昨日,信阳市息县文物局局长孟凡拿着中科院的鉴定报告激动地告诉记者。数天前,该县送检的一份化石样本,被中科院专业机构鉴定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目前,息县文物部门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沟通,拟进行抢救性发掘便于科学研究。

  孟凡介绍,2017年12月22日,一支施工队在地处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施工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裸露。这些零散骨骼散落在面积约9平方米的河滩上。

  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并及时向信阳市文物部门报告。很快,一份标本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不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具报告:息县河滩发现的动物骨骼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

  据了解,古菱齿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非洲象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

  孟凡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经于上周前往化石发现地进行勘察。经过初步勘察,专家指出这批化石是已经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此前发现的化石,多为古菱齿象的身体局部骨骼化石。孟凡介绍,古菱齿象化石在淮河息县段发现,说明几万年前息县气候温暖、湿润,有丰富的平原林地,适合大象的生存。此次化石的发现,对象类的演化与地理分布、气候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淮河流域气候、环境、生态、生物演化与绝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近信阳普降大雪,不适宜进行发掘。”孟凡说,待天气条件允许,专家将对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用于科学研究,条件允许的话,复原的化石有望向公众展示。(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 文图)


《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73383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