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2 09:43 我要投稿
会场遇到家乡媒体人,陈冬欣然合影。
本报讯时间是无形却公平的,很多人的成功可能就来自对时间的珍惜或把控。8日晚,群星璀璨,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上演,神舟十一号宇航员陈冬,斯诺克球手丁俊晖,著名演员、东阳易星传媒创始人黄晓明,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魏坤琳等十余名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围绕“看见时间的刻度”展开讨论。
陈冬:我在太空中能“看到时间的刻度”
“过去一年你对于时间的掌控是增强还是减弱了?”在圆桌会首个投票环节,所有在场圆桌领袖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泾渭分明的选择。而陈冬的选择是后者。
陈冬解释道,过去的一年对他而言是放慢节奏的一年,因为在2016年他进行了一年的训练,紧张而充实,学习和工作效率很高。“2017年是身体的康复和对生活的再适应。”
作为一名生于河南的中国宇航员,陈冬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太空中对时间的感知。他说,因为专心任务,所以感觉太空中的33天“一眨眼就过去了”,航天器绕地球一圈是90分钟,他一天内就能看到16次日出日落。他经常透过航天器的玻璃窗眺望地球。
陈冬感慨道:“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看见时间的刻度’,我觉得比起在座的各位,应该我看到的最多,在太空上能清楚地看到白天和黑夜的界限。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表盘,很奇妙。”
在辩论环节,大家对电子产品和游戏的沉迷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冬说,自己并没有太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因为对游戏的专注也是一种专注,但他同时认为,孩子的游戏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也会影响成长。他说,希望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把手机变回手机,让自己做回自己”。
面对微信黄晓明有“强迫症”,魏坤琳说其实没那么多有效信息
科技革新一方面提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效率,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颠覆式的影响。回想十年前,无论是工作、社交、学习、信息获取,都相对定时定量界限分明,而在内容无限下拉、碎片化个人定制推送、工作和私人社交在微信上交融的时代,时间的分区似乎变得无比模糊。技术打碎时间和工作界限的同时,人们如何更好地管理有限的时间?各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一大堆微信消息,我的处理方法是先干自己计划内的事情,忙完了逐一了解来信、回复,当然也有一部分就不回复了。”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的最后一句话,赢得了在场嘉宾会心的笑。
“我也非常不喜欢长时间的语音信息,比如超过3秒。”黄晓明分享,但天蝎座的他却有处女座的“强迫症”,看到微信有未读信息,一定要去点,“把一个个小红点都点开。”
“这种强迫症是担心错过有效信息的心理。”魏坤琳说,但实际上快捷的通讯并没有很多有效信息,比如年轻人发了十几句话,都是表情包,“不要做技术的奴隶,而要学会利用”。
《陈冬谈航天经历:我在太空中能“看到时间的刻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7633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