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北京各区县启动教育布局调整 时间表已确定

[摘要]从今年年初起,各区县就陆续启动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通过引进名校办学、本土整合、跨区合作等模式,使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构建起一幅“北京新教育地图”。 目前,16个区县都列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时间表,...

京城打造教育新图

  从今年年初起,各区县就陆续启动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通过引进名校办学、本土整合、跨区合作等模式,使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构建起一幅“北京新教育地图”。

  目前,16个区县都列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时间表,其中今年年内,西城、海淀、朝阳和昌平将增加优质学位2.5万个。

  部分区县政策变化

  东城

  取消小范围推优

  今年,东城区将在小升初过程中取消小范围的“推优”,而在大派位之前增加一次所有学生、所有学校都参与的“综合量化评定派位”。

  今年东城“小升初”以学区为片,一个学区就是一个片,整个东城是8个片区,初中入学实行片内“多对多”升学,学区内小学对学区内中学。优质校的升学指标绝大多数要使用电脑派位方式,减少其他方式入学。今年东城小升初电脑派位入学的比例将由往年的70%增加到80%以上。

  小学入学则是“单片制”,即一个小学对应一个片。东城区使优质品牌校数量达到80%以上,大面积提高划片入学比例。今年,东城新增的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6年后将全部直升到对口的优质初中。

  西城

  推优比例降5%

  今年西城的小升初入学方法为计算机派位为主,多种招生方式结合。在小升初录取顺序上,往年是先招特长生,再进行推荐派位,今年将推荐派位入学调整到特长生招生之前。同时缩短各种升学方式之间的时间间隔。据了解,这一变化是为了减少一些家长试图“操作入学”的时间。

  今年西城区的“小升初”将减少推荐派位人数,去年推荐派位比例30%,今年降低到25%。今年将大幅度增加优质初中校接收计算机派位的比例,到2017年,全区参加大派位学生的比例将增加至90%。在小升初招生中,同样将大规模缩减招收寄宿生学校和人数。

  此外,今年西城将减少小学接收寄宿生的学校和学位,以控制京内户籍适龄儿童的无序流动。

  朝阳

  划出40个片区

  今年朝阳全区划分为15个学区,学区内实施资源统筹。学区内按地域细分为2至3个片区,全区共划分为40个片区,片区内优质资源为龙头整合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片区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区域内学生对口入学。

  今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始之后,朝阳区的家长就可以登录区教委网站查询自己所在小区或者学校所对应的小学和初中。根据就近入学原则,今年朝阳区对所有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规定有小区配套学校的,学生进入小区配套学校读书;没有小区配套学校的,由学区内的其他配套学校解决入学问题。

  海淀

  减少特长生比例

  今年,海淀区小升初推优工作仍将延续,特长生的招生比例将进一步减低。

  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海淀区小学入学人数约3.1万人,小学升初中人数约2.1万,小学入学压力较大,预计有1.1万个缺口,将通过新建校、民办校购买学位和临建校舍等方式来解决。

  通过布局调整,今年海淀区将新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目前,车道沟小学已并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实现小学和初中的有机衔接。十一学校将承办北京市第206中学、群英小学,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首师大二附中将作为首师大附中初中部,于今年9月起,两校正式统一招生。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相关

  高校院团助小学特色发展

  今年9月起,包括国家大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在内的20所高校、专业院团将对全市12个区县近130所小学“结对子”,支持学校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

  市教委介绍,这些专业院团将整体参与到学校办学中,在课时上,将体育、艺术、校本、活动等课时融通使用,与北京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相结合,使每周总课时量达到10课时以上,确保特色发展。并根据小学特色发展的不同需要,开设出体育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美术类、传统文化类等几十门课程。

  据悉,该项目今年9月开始,在近130所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采取年级滚动方式至2020年。市教委将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逐步扩大支持学校的数量,明年这一工作将进入怀柔、门头沟、平谷、房山4区的小学。


豫都网微信

《北京各区县启动教育布局调整 时间表已确定》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1155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