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9 09:3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此后,樊庆元和周泳共同决定,将新节目做成大型选秀节目,即一档“喜剧类的《中国好声音》”。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往喜剧类节目的小格局和传统模式、观众也更为熟悉;另一方面也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模式、赛制都可以完全照搬《中国好声音》—现场15到20台机位,每个机位都挂录像机,保留海量素材;导师先上演“抢人大战”,第二阶段再进行队内PK……
跟湖北卫视不谋而合的还包括安徽、浙江和东方等多家卫视。“这是喜剧节目的另一次升级,”周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它集合了所有选秀类节目的高收视元素,它不再是喜剧演员表演的单个节目。在我们的逻辑里,喜剧元素还包括演员的背景、出场方式、与导师的互动、二度表演,以及导师的选择和反选。”
喜剧节目的制作难题
陈印泉在《我为喜剧狂》的第三期出场。他做了一段模仿式表演,最后被谢娜选走。但他对自己当时的表现并不满意。
“逗笑别人太难了,”这个职业相声演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脑子里打草稿时觉得这点子绝了,可一表演,根本没法呈现。表现不出来,再可笑也只是一个谈资、一个笑话。不是喜剧节目。”他已经真切体会到,在剧场与在电视镜头前说相声有很多不同,电视的形式经常会让包袱打折扣。
“跟剧场相比,电视喜剧没有时间拖沓,你拖沓一分钟,观众就换台了。只能一个小包袱接一个小包袱,把他们紧紧地抓住,”《我是喜剧狂》总编剧李亚说,“很多剧场演员表演时喜欢抻长、加入一些即兴的东西,我们就把这些都砍掉。”
李亚最早是短信段子写手,后来又在网上写搞笑段子,创作过搞笑网络剧《屌丝男士》,也参与过《今晚80后脱口秀》《百变大咖秀》《郭的秀》等喜剧类节目。从网络转向电视台后,他发现创作起来十分困难。
“电视的框框太多,限制性太多,” 李亚说,“网络上的段子把观众口味提高了,观众见得多了,很挑。”他认为,网络和电视喜剧之间更大的不同在于,电视需要更直接的包袱或“梗”,“网络段子看不懂,可以再琢磨一遍,电视喜剧则不行”。此外,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一个要动脑子而且节奏比较慢的东西,节目必须短小精悍。
在《我为喜剧狂》里,李亚的主要工作是修改、润色选手带来的节目,并创作他们第二、三阶段的表演内容。平均一个节目得改十几二十次。
逗人发笑也有一定的规律。在选手们表演的节目中,体现他们自己生活状态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根据演出经验,陈印泉认为贴近生活的、话题类的事件和目前人们心态类的呈现表演效果最好,比如香港的驱蝗行动,人们的仇富心态等等,“越是贴近民生类的,大伙越买账。” 节目组也会选择一些当下比较热的社会问题,融入段子里让选手表演出来,如买房、堵车或雾霾。
李亚手下一共有二十来个参与创作的编导,即便如此,他对段子的“批量式生产”还是十分头疼,“有时候我坐在那一两个小时,一个段子也写不出来,我现在等于是在吃老本。”做完这一季节目,他决定歇一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
由于涉及到喜剧原创,喜剧节目自然比歌唱类节目难度更大。在节目策划之初,包括贾玲在内的很多喜剧演员都对周泳表示过,“千万别做这节目”,“喜剧太难了”。“一个春晚,一年下来精挑细选了五六个作品,大家还都不满意,”周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现在一年能出一个好作品就不错了。”
除了作品难写,选手也不好找。第三期出场的鄂博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科班出身。她完成一段颠狂搞笑的演出后,导师英达问她:“学校里不教这个吧?”她笑着摇了摇头。
毕业后,鄂博没有影视演出的机会,一直以出演话剧为生,“基本上都是喜剧,因为市场上大多是搞笑话剧,”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为了找选手,《我为喜剧狂》的导演组去了很多地方,东北、北京、上海的喜剧演员相对集中,小城市则根本筛不出来。有的导演甚至在东三省待了一个多月,挨个去喜剧团体、夜场、话剧团看演员,还得跟别的喜剧节目竞争。与此同时,导演们也发现很多夜场节目“尺度根本无法上电视”。他们也想过改一改,但是尺度一收,根本不好看。
而事实证明,喜剧选秀果然具有双重收视保障—就算选手或他们的表演无趣,导师之间的抬杠、调侃和抢人也可以成为卖点。拥有郭德纲、谢娜、英达的《我为喜剧狂》首期就打败了同时段湖南卫视的搞笑节目《百变大咖秀》,收视率连续三周排名第一,还带动了湖北卫视的全天收视排名升至第三。
这样一来,优秀导师的抢夺就更为困难。《我为喜剧狂》最早确定的四人阵容是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和周立波,但很难实现。为了找人,樊庆元花了4个月时间,亲自接触了30多个跟喜剧沾边的一线大腕,包括冯小刚、徐峥、宁浩、宋丹丹、蔡明、葛优、黄渤、黄海波,甚至还找了有时候写东西带点喜感的韩寒,还有姜文、赵宝刚。
周泳推断,今年这批喜剧节目做完一轮,至少会淘汰掉三分之二,“市场、广告商只认前三名、前两名,选手和导师也是这样,”他说,“现在电视竞争越来越残酷,中国观众的节目供给量太大,观众特别善变、特别浮躁,两期一过,新鲜劲就没了。”目前,制作方已经开始早早考虑下一季的导师签约,以及再一次“地毯式”搜索选手的难题。
《喜剧选秀节目井喷 业内:导火索是“限娱令”(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15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