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专家:盲目降薪或使宏观经济失衡 劳动报酬偏低

[摘要]万海远,法国里昂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双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和扶贫。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万海远,法国里昂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双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和扶贫。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政策》和《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迁转》,先后主持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发改委等20余项课题。

  近年来,关于劳动力成本是否过高的话题,已引起广大劳动者、企业经营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以至于有关劳动力成本过高并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说法,成为近期舆论争议的焦点。有观点将企业负担重归罪于普通职工的工资增长,认为工资应停止增长甚至降低。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指出: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工资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企业政策要提高经营效率而非降低工资。对此,京华时报对话课题组专家万海远,工资到底要不要涨?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关于研究经过

  “企业盲目降薪很危险”

  京华时报:最初研究立项时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选择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研?

  万海远: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均出现困难。很多人将之归结为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提高,并笼统地把成本和工资混为一谈,认为要降低企业成本,首先要压低职工工资。但我们认为,企业盲目降低工资是很危险的,这不仅会降低居民的收入增长、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并带来宏观经济的失衡,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用研究成果表明了短期内工资水平的相应上涨是非常合理的。

  京华时报:如何确保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万海远:整个报告从6个视角来看待劳动力成本的若干争议,包括宏观经济视角、企业总成本视角、劳动力成本内部视角等。为了研究企业的真实感受,来判断劳动者、企业和从业者对劳动力成本变化的看法,我们还专门设计了问卷、访谈表和座谈提纲,选取3地10家企业进行典型调研。调研企业中有大中小型企业,涵盖了不同行业(如钢铁、化工等),汇集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如国企、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收集了每家企业的财务、人工和管理数据,并选取了4个统计年份(即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15年),正好跨越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

  关于劳动力成本

  “劳动报酬长时间偏低”

  京华时报:劳动力成本现在处于什么程度?

  万海远:在变化趋势上,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所提高,但在当前的存量上,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从数据事实来看,我们认为劳动报酬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首先,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离本世纪高点还有很大差距。其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劳动报酬的合理上涨。再次,人力资本提升是劳动报酬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看,劳动报酬的提高是有市场供求关系和职工劳动生产率提高来支撑的,因此是合理的,不存在劳动力成本已经“过高”的情况。

  京华时报:如何理解“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离本世纪高点还有很大差距”?

  万海远:2013年劳动报酬占比51.1%,而本世纪初的2002年为53.9%,两者相差近3个百分点。虽然近期劳动报酬的增长略超过经济增速,但从较长时期来看,近年工资的增长不足以弥补居民过去应得的劳动报酬。在过去37年间,人均GDP增长约20倍,城乡居民收入却只增加了约13倍和14倍。另外,2000年后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近两年虽有所增长,但远未及2000年的水平,而且距本世纪高点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说,近几年来劳动报酬的较快增长是相对的、短期的和补偿性的,远未达到足以改变劳动报酬长期偏低的程度。

  关于劳动报酬

  “工资应合理、稳定增长”

  京华时报:劳动力成本高不是因为职工工资高导致的?万海远:从劳动力成本内部看,住房公积金和社保缴费在所有劳动力成本中的增速是最快的,职工工资的增速却并不高,甚至略低于劳动力成本的平均增速。这说明劳动力成本虽然在增加,但是在与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的比较中,其增速并不快;而且,从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来看,2005年以来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进一步看,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主要集中在营业增值税、社保缴费、企业公积金等体制性成本方面,职工工资并非是主要原因。

  京华时报:既然这样,工资到底还要不要涨?如果要涨,该怎么涨?

  万海远:在工资政策上,我们也认可要适度放缓工资调整的频率、放缓工资提高的幅度,但并不是说工资就不要增长!在国际比较上,我们也认可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下降,但并不是说中国现在已经没有竞争优势了!当前中国的绝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下降,但是依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我们相比东南亚国家还是拥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职工工资水平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背景下,不能再指望通过人为压低工资、压低消费的方式来保持经济的竞争力,而必须在保障人民福利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因此仍然要保证职工工资的合理、稳定增长。

  关于原因探究

  “政府所得挤压企业所得”

  京华时报:根据你们的研究,企业感觉到劳动力成本过高,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万海远: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由于政府所得过高,挤压了企业所得,使得企业有一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错觉。我们认为,首先企业税费偏高是导致企业负担过大的重要原因。利用国家统计局大规模代表性企业数据,发现在扣除原材料成本后,2015年各种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5.1%以上;而根据在南京、重庆和洛阳制造业的典型调查,发现企业税收和各种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甚至超过15.8%。从变化趋势上看,各种税费占总成本比例从2014年的14.0%显著提高至2015年的15.8%,是当前企业所有成本中的第二大支出,因此未来仍然存在很大的降税和降费空间。

  关于公积金

  “建议逐步降低征缴比例”

  京华时报:你们的研究成果有一项是废除公积金制,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万海远:在企业所有劳动力成本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为职工代缴的住房租金,2014年和2015年增速分别达到19.0%和10.1%,均为所有劳动力成本分项中增速最快的。而根据企业调研数据,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可以说,强制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得企业不得不支付高额的住房公积金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近期内,我们建议要逐步降低住房公积金的征缴比例,并在长期达到最终取消的效果。

  京华时报:对于普通收入人群来说,公积金是否聊胜于无?我们知道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是具有保障性的,如果真的废除,相关政策要怎么衔接?

  万海远: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收入者所获得。既然已经是高收入者,政府就无需再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住房福利。在这一逆向分配制度下,当前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进一步扩大了本来就很高的收入差距水平。退一步讲,一些中等收入者也获得了一些住房公积金的福利,政府如果要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则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比如家庭申请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政府则可以定向给住房困难家庭提供贴息贷款或补贴等,从而保障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关于政策

  “降成本”不等于“降工资”

  京华时报:针对研究结论,你们有什么样的政策建议?

  万海远:宏观层面要始终注意就业指标的变化情况。只要充分就业这个底线能够守住,日益提高的劳动者报酬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会通过消费促进来拉动企业产品需求,并带来企业经营状况改善、政府税收增加和劳动报酬提升,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合理引导并化解过剩产能,让市场淘汰一批僵尸企业。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很多资源型行业的国有企业,存在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经营亏损而政府不断用财政救济的情况。建议下一阶段要集中筛选和清理一批这样的僵尸企业。

  京华时报:中观政策这方面呢?

  万海远:主要是降低税费以减轻企业负担。归纳起来,就是要实行“降、调、除、保”的“四字方针”。“降税费”、“调社会保险缴费”、“除住房公积金”、“保工资增长”。当前政策的核心是“降成本”而不是“降工资”。

  京华时报:对于企业有什么建议?

  万海远:未来要尊重企业在劳动法律框架下的市场行为,释放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中的微观活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防止企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实现企业经营和劳动者报酬的同步提高。


《专家:盲目降薪或使宏观经济失衡 劳动报酬偏低》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4659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