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重庆一学校拒为政府公招教师安排工作遭质疑

[摘要]今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数年的王墨逸(化名)参加了重庆市九龙坡区组织的公招,竞争育才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岗位。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她如愿成为“拟聘用人员”。8月31日,她领取到九龙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人才引进商调函》。该函...

  今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数年的王墨逸(化名)参加了重庆市九龙坡区组织的公招,竞争育才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岗位。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她如愿成为“拟聘用人员”。8月31日,她领取到九龙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人才引进商调函》。该函件确认,拟商调“到我处育才中学工作”。

  然而,王墨逸至今没敢办理调动手续,因为担心自己办理调出手续后,用人单位不接收。“新学期已开始,学校却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与调动有关的信息,反而表示还没有为我安排工作。”她说,“我们被晾起来了,通过公招最后仅仅获得了一张纸,而非一份确定的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公招中,育才中学的24名“拟聘用人员”包括18名疑似此前已经在学校上班的“合同工”(指尚未获得编制,由学校聘请的代课老师、临时工等——记者注),王墨逸等6人是“外来者”。

  公招程序之外冒出额外“考核”

  育才中学是重庆市的一所名校,1939年由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目前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华名校”。2016年高考中,重点本科率高达75.8%,5名学生考分超过700分。该校曾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之一,去年7月16日,该校下划九龙坡区教委管理。

  8月11日,育才中学向王墨逸发来短信:“2016年通过公招考试进入我校编制的各位校外老师:请于8月23日(星期二)上午9点半,到我校谢家湾校区国象楼六楼三会议室开会。学校教务处相关分管领导将向你们布置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

  8月23日的会上,相关领导并未自我介绍,等4位到场拟招聘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后,相关领导表示,学校正在进行改革,拟将几位老师分到初一任教,但初一有3个校区,分别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贵州省习水县和重庆主城。

  “现在不确定会分配到哪个校区。”这位后来打听到其身份为校长助理的校领导邓玉洪当时表示,如果去习水,3年后能调回本部;但如果现在不去习水,以后也会去——按其说法,新老师都需要去习水。

  王墨逸询问,什么时候能确定去哪个校区,“因为我是外地回来的,需要租房”。对方回答说还需要“开会研究研究”,该话题由此被搁置。会议也很快结束。

  8月24日20时33分,王墨逸给邓玉洪打电话问自己将派往何处,对方回复称"找人事干部喻老师"。喻老师则回复,领导还没有确定。

  9月2日,王墨逸在最后决定是否办理调动手续前,再度往育才中学问喻老师:“谁能作出工作安排的决定?”对方回答:“就是我们的金校长。”可是,金校长未在办公室,也未回复王的询问短信。

  其他几名“外来者”的经历均与王墨逸相似。

  知情人士称,在“外来者”的命运悬而未决时,该校已通知18名疑似此前已在育才中学上班的“自己人”办理档案等相关事宜。

  8月28日23时,育才中学突然发来短信,通知“外来者”们于8月29日11时30分参加会议。

  8月29日的会议一开始,校方人士便提出需要面试考核,内容是1分钟自我介绍以及10分钟的试讲,试讲没有教材,让老师“自行想象”,而且“立即、马上”进行,没有准备时间。

  王墨逸等3名拟招聘老师认为,育才中学此举违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招的简章中并没有这一环节,学校此举系违规增设面试程序,因而当场拒绝此项“违规程序”。

  另外3位拟招聘教师则留了下来,准备接受“考核”。

  在3位拒绝者离开学校、前往区人社局反映问题的路上,学校多次打电话“召回”,其间还发了一条信息,要求他们立即返回学校接受考核,“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同时,留下参加面试的老师也发来微信消息,转告“学校态度很坚决,明确说了考核不过的不要”,“回来吧,这个结果已经是他们几个单位协商过的结果了”等内容。

  据称,校方随后告诉留下的3位拟招聘教师,将考核内容更改为“随便说两句”。

  这次“考核”成为校方的“挡箭牌”。9月2日,王墨逸向喻老师咨询时,喻老师说:“我的想法,当时考核你们,就是为了给你们安排工作,也给你们发了短信,校长还让我把短信打印出来,作为证据。”他认为,既然能通过公招中的面试,也应该能通过学校的这次考核。

  拒绝参加校方面试的拟招聘老师提出,在已经完成公招的所有考察考核程序并参加官方组织的入职培训之后,为什么还要举行这样的“考核”?

  “校领导让我通知你们来考核,至于考核不上有什么结果,他是不可能向我们办事人员讲的。”喻老师说。

  目前,这场“考核”已造成不同的结果。“参加考核的3个人已经安排到年级上去了。”喻老师说,走了的这3个,就没办法安排。

  一名和王墨逸境遇相同的老师,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希望能凭借区教委的介绍信办理入职。9月2日等了一下午也没能递交上介绍信,在短信联系询问时,学校负责人事工作的老师回复说:“XXX你好,因你未参加学校考核。所以我现在暂时不能接受你的介绍信。”

  学校或曾发文拒绝为公招教师安排工作

  8月29日,也就是王墨逸等被要求“考核”的当天,3名拟招聘教师到区人社局反映学校增设考核的问题,并质疑校方以此名义设置新的门槛。该局蒋姓副局长与他们对话时透露:育才学校曾向该局发报告,“不要你们5个”。

  该局长将一份文件短暂展示给与会者。拟招聘老师们发现,这是一份复印件,采用公文格式,首页顶端有“育才中学文件”抬头,最下端有“抄送单位”等内容。有一位拟招聘老师记得,文件的标题大致是“关于育才中学无法为某某某等五人安排工作的报告”。

  为什么是5人?据悉,6名“外来者”中,有一人曾在8月23日接到自称是学校“熊校长”的人打来的电话,问她是否同意去习水校区,她表示同意。尽管后来因学校安排的变更,该名教师并未去习水报到,但其并未出现在上述文件中。

  “习水校区”的全称是重庆育才习水中学,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参与创办。双福育才中学是育才中学、江津区双福新区管委会和恒大地产三方创建的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

  有人分析,这份公文是在“考核”之前提交的,学校此前就已经有了拒绝接收他们的立场。

  9月2日,王墨逸去多个部门,间接证实了此份公文的存在。

  一位据信姓冉的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已经开过会议解决这个问题了。“之前,(因为)还没有研究这个事情,所以它们(育才校方——记者注)可以写这些来。”她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以会议的形式研究决定了,形成文件了,它就要接收。”

  冉说:“我们坚持事业单位公招必须按照公平公正的环节走……我们会给你们公平公正的机会。”

  “你们放宽心,有时候,第一步可能不会很满意,但有很多路,以后可以越走越宽的。”她说,“至于你进去后在什么岗位,想办法调整啊,做工作啊,或者以后九龙坡有内调(指在区内的各所学校进行调配等——记者注),再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你们现在能不能有编制,已经不是问题了,必须要接纳你。”

  王墨逸对其表示,万一自己办理调出手续后,用人单位不接收怎么办。“这不可能。”冉回应,“学校是没有权利拒绝接收的。”

  “你是我们区里的正式老师……它(育才中学——记者注)即使不要你们,你们工资照样领……你们已经是编制内的人了。”她说。

  在育才中学,王墨逸也就此询问了喻老师,自己领取到了商调函,现在是否可以去办理调动手续。

  喻老师表示:“人社部门通知你们,该办什么手续,我们不能去干涉他,至于我们学校的安排,没有(领导)让我通知你们……你们暂时没有安排工作。”

  王墨逸问到,据说学校曾经提交一份不能安排工作的报告,现在很担心,想知道学校现在的立场和意向。

  喻老师回应:“我对你们讲吧,他们写的那个东西,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就是3个人考核完了以后,才听说学校打了报告。”

  王墨逸继续询问,自己正准备办理调动,如果学校不要人,“不就悬空了吗?”

  “我明确给你一个答复,”喻老师说,“那边(指区人社局——记者注)要求你办手续,就按人社局的规定来,如果你想获得这个编制,你就只有办。”“但要不要人、能不能安排工作,我们作决定。”喻老师说,当时考核完了以后,校领导说了,这个考核绝对不涉及你们编制的事情,“等于说,你们经过了那些公招考试,是肯定能获得编制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学校要不要人、能不能安排工作,目前都无法确定?

  “对,你的理解没有问题。”喻说,“如果他们非要把编制拨到我们学校来,我们就只能在工作上不安排。没办法确定你去哪个年级,没办法确定你是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人社局它毕竟是政府部门,从公信力来讲,你毕竟是(公招)一步一步这么来的,如果它不给你编制,它肯定吃官司,它不敢承担这个责任,至于工作,如果到时候我们不能安排,它肯定会叫教委来进行协调,要么是去其他学校,或者以后育才缺老师,再进行考核。”喻老师说。

  那么,作为育才中学的上级部门,九龙坡区教委持何态度?

  9月2日,区教委经办此事的张姓工作人员回应王墨逸时表示,应按程序办理,“如果(调动的相关手续)到了我这里,如果教委不接收,你们可以到法院去起诉我。教委义不容辞地应该处理这个事情。”“我们(把你们)派遣给育才了,如果育才不接收,我们教委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要求他们依法依规来处理这个事情。”他说,“走司法程序也好,走行政程序也好,都没什么问题。”

  张姓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天,区政府部门还给育才中学的主要领导讲过这个事,“要求他们按照规定接收你们。”

  他透露,区教委、区纪委、育才中学等部门和单位曾就此展开协调,“应该说,沟通的结果不是很顺畅,但不是说无路可走了,我们这几天都在做这个事情”。

  他介绍说,9月1日上午,区教委把该事报给了区政府,“区政府近期可能会专门来处理这个事情”。

  “我现在没办法说什么时候你们能正常进入育才,目前就是协调。”张姓工作人员说。他表示:“育才作为政府的一个公益单位,不可能不听政府的招呼。”

  9月5日,王墨逸无奈决定不离开原单位了,她说,从目前的情形看,育才中学更加确定不要她们3人了。

  自己人“面试”自己人?

  今年4月27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社局在官网上发布《九龙坡区2016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教育和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宣布该区将公开招聘(引进)161名教育事业工作人员和104名卫生计生工作人员。

  该简章明确规定,大学毕业生岗位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1∶3的比例分岗位(学校、学科)确定面试人员;而考试考核总成绩=笔试总成绩×50%+面试总成绩×50%。

  此次公招包括了育才中学的24个岗位,其中,高中英语岗位招录5人,王墨逸以综合成绩排位第5名入选。

  “我后来才知道,能赢得这次公招,很幸运。”王墨逸说,该岗位有3人笔试同为81分,并列第14名,因而有16人进入面试。

  “面试的5名评委中,有3人是育才中学的老师,”王墨逸说,这样的评委结构,让很多“落榜”考生不服,“此次公招中,有很多考生是已经在育才中学上班的‘合同工’(指尚未获得编制,由学校聘请的代课老师、临时工等——记者注),多数评委是他们的同事,面试打分能否公平客观,得画个很大的问号。”

  虽然简章中有“面试成绩和进入体检人选名单在九龙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条款,但面试的成绩却并未公示。

  以高中英语岗位为例,进入面试的人员中,笔试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仅差8.25分。可是面试的分差却拉得很大,第一名高达90.6分,第二名为89.4分,而第三名只得到77.91分,被前两名至少拉开11.49分,足以抵消笔试的差距。在参加面试的16人中,总分前两名的笔试成绩分别为并列倒数第五和并列倒数第一。

  根据多人的查证,面试得分前两名分别为邹某、代某。两人极可能属于“合同工”,即此前已经在育才中学工作。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邹某的名字出现在《2014年重庆育才中学“新苗杯”教学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教学设计项目”和“讲课项目”两个榜单之中,均获得三等奖;而代某则与育才中学初2015级23班的班主任的姓名一致,代某同样出现在上述名单的“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校内参评论文(案例)获奖名单”之中,亦获得三等奖。

  究竟邹某、代某是否确系“合同工”,还是重名导致的误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该岗位笔试得分的第2~5名,其面试成绩均在50~70分之间,这样的面试成绩让他们注定落选。

  更多不愿具名的报考者表示,其他学科入选的19人中,有16人为“合同工”,只有3名“外来者”。

  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一名自称报考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岗位并取得笔试第一名的老师发布举报材料称,因有3位考生的成绩相同,该岗位共有8人进入面试。“总成绩最高的两人笔试成绩是最低分,而她们的面试成绩却是最高分,并且面试分数超过其他考生至少20分,甚至达到30分!”

  “难道其他的考生真的就差得一塌糊涂?”他投诉说,“原来,面试成绩最高的两位考生就是育才中学内部的合同工!并且五位面试考官中,有三位就是育才中学的领导或老师!”

  在质疑者看来,评委未实施“回避”原则,缺乏公信力;而且评委的面试评分分差过大,让笔试成绩变得毫无意义。

  该校入选的24人中有18名“自己人”的说法是否确切?记者根据网络上的公开信息进行了对照查询。被指认的18人中,至少12人有明确的线索指向此前已经在该校就职(由于调查手段和渠道的限制,目前尚难以排除同名问题;同时,也不能确认未查询到信息者就必然未在学校就职——记者注)。

  9月2日,在区人社局,王墨逸向经办此次公招的人员提出“面试考官”的问题,“我去育才还看到了面试的评委”。

  “这都已经是过去了,对过去那些事情再去(纠缠)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们几个根本就进不来。”对方表示,公招时有监督,程序都是按规定来做的,“如果说有真什么问题的话,面试就直接把你们pass掉了。”

  但质疑者并不认同这种逻辑,他们关心的是规则:“自己人”评委占到60%?这样的评委结构是否合规合理?

  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区人社局的回复对此有所涉及:我区接到相关情况反映后,非常重视,经过了解,按照面试规则,此次面试包括讲课和结构化面试两方面内容,共计十项评分要素。由面试当天随机抽取考官依据评分要素和考生总体表现情况独立评分。考官及考官组对所评价成绩负责,面试分值为100分制,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本人对面试成绩进行现场签字确认。所有考生都对面试成绩是签字认可的。

  该说法仍并未平息参加此次公招应试者心头的疑问。王墨逸等人曾按要求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岗前培训”,他们意外地得悉更多信息。

  在这次培训上,“合同工”与“外来者”闲聊时透露,学校领导曾表示,学校的“合同工”只要进入面试就能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能入选,确实很厉害。”

  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记者尚无从核实。


《重庆一学校拒为政府公招教师安排工作遭质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53277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