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广州一10岁孩子疑花4万元买游戏装备

[摘要]存折上显示孩子分40多次花掉了父母的存款。 广州日报 图 10月19日上午,家住广东广州荔湾区的莫先生称,自己银行卡内的4万多元存款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30多次以每笔几百元的金额消费掉了。收款方是一个热门的网络游戏平台。这笔钱到底是谁消费的?...

存折上显示孩子分40多次花掉了父母的存款。 广州日报 图存折上显示孩子分40多次花掉了父母的存款。 广州日报 图

  10月19日上午,家住广东广州荔湾区的莫先生称,自己银行卡内的4万多元存款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30多次以每笔几百元的金额消费掉了。收款方是一个热门的网络游戏平台。这笔钱到底是谁消费的?莫先生经过询问,怀疑钱很可能是10岁的儿子在玩网络游戏拿去购买装备了。

  4万元存款突“蒸发”

  昨日,记者在广州多宝路附近一家菜市场见到了莫先生,他和妻子在菜市场卖菜为生。说起儿子的事情,莫先生有些气愤,“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原本是让他读书的,但是没想到他却拿去玩游戏了。”

  莫先生表示,自己不懂电脑,今年暑假给孩子买了一台新电脑,希望10岁的儿子用来学习知识。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儿子就找他索要身份证、手机,说要找回QQ密码,使用手机收验证码。9月中旬,莫先生突然接到有线电视欠费的通知,他心里一阵纳闷,“银行卡里的钱足够交有线电视费呀,怎么会欠费呢?”

  莫先生连忙跑去查询银行卡余额,结果一查吓了他一大跳,卡里4万多元的存款竟被消费一空了。消费记录显示,消费金额多是615元、998元及数百元不等,最多的消费金额是1896元,这些钱通过支付宝、财付通支付。

  疑被10岁儿子花光

  钱到底去哪里了?莫先生突然想起儿子玩电脑的事情,便找来儿子询问。“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莫先生翻查了电脑上网记录,原来这台电脑曾多次访问某网络游戏的官方网站。莫先生还注意到,游戏登录界面的默认登录名正是儿子的QQ号。

  为了进一步确认事实,莫先生还专门致电财付通客服电话,客服人员查询后表示,用户通过QQ号来进行交易,购买了武器、道具等。“最近一次操作是10月7日,用户购买了某游戏装备。”客服人员表示。

  存款是卖菜赚来的辛苦钱

  莫先生表示,自己一家人来自广西梧州,几年前来到广州多宝路附近卖菜为生。这笔钱是他们夫妻二人多年攒下的存款,本来是想存下来给儿子读大学用的。“这笔钱是辛苦钱,是我们一家人的积蓄。”莫先生表示。

  莫太太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没有文化,只能从事卖菜这样的辛苦工作,每天凌晨3时,丈夫就要去批发蔬菜,早晨6时就在菜摊卖菜了,晚上要忙到七八时才能回家。“一年到头赚钱不多,只能勉强糊口,供孩子在广州读书。”

  律师:事主面临举证困难

  广东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许瀚律师表示:十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所以,案例中,莫先生儿子购买网游道具的合同属效力待定,需经其法定监护人追认方为有效。但在实践中,由于网上支付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所以,莫先生若主张不知情不追认也面临举证困难。


《广州一10岁孩子疑花4万元买游戏装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62071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