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80后小伙做脑瘫患儿按摩医生10年 双手肥大变形

[摘要]段录民正在帮助患儿做康复训练,这工作他已经干了10年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学医的他立志像父亲一样治病救人 却最终做了一名脑瘫患儿按摩医生 10年前,他不甘在此 如今,又爱得深沉 4岁患儿一句话 让他坚持到如今 他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是为了功成名...

 

80后小伙做脑瘫患儿按摩医生10年 双手肥大变形

 

段录民正在帮助患儿做康复训练,这工作他已经干了10年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学医的他立志像父亲一样治病救人 却最终做了一名脑瘫患儿按摩医生

10年前,他“不甘在此” 如今,又“爱得深沉”

4岁患儿一句话 让他坚持到如今

他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是为了功成名就,而是那些患儿能高兴地说:叔叔,我能走了

河南商报记者 孙李爽

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小儿康复科。胡乱扒拉两口饭,段录民便开始了一个下午的工作。

1岁8个月大的小天因患脑瘫而双腿变形。双膝跪地,腰间缠着护腰带,不时还要换个姿势,弓着身按摩小天僵硬的踝关节。也许是嫌力道重了,小天哇哇大哭,段录民忙打开手机,放起儿歌,小天这才止住哭声。

这项工作,段录民干了10年,双手因长期按摩而肥大变形,并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这些,80后的他不在乎,因为多年前一名患儿对他说的一句话,已成了他终身的追求。

那些年

受父亲影响 他从小想从医

段录民常开玩笑说自己出生在“医香世家”,同事们则“笑话”他:还“世家”呢,你父亲不就是个乡村医生嘛。

1980年,段录民出生时,父亲是漯河舞阳县马庄乡唯一的医生,“十里八村有不认识村长的,却没有不认识我爸的。”

最早,父亲因上过私塾,被村里举荐去县里学医,回来后当赤脚医生。哪家有病人,他提着药箱,不论路多远、天多黑,都要立马赶去。

段录民的童年是在“敲门声”中度过的。往往睡到半夜时,听见有人边敲门边喊“段医生,段医生……”父亲立即开门,背起药箱,回来时已是天亮。

父亲的威望就这样树立起来,段录民说,这对自己最大的“好处”便是:小朋友都更愿意和他玩,叫他“大哥”。

“当医生真好!”段录民想,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当个医生,至少能获得乡亲们的尊敬。

1999年报考大学时,19岁的段录民第一志愿便选了河南医科大学(现已并入郑州大学),学临床医学专业。

那些事

当“按摩医生” 他心有不甘

段录民自己也想不到,自己没有走本已规划好的人生路,却走了另一条路,一走就是10年,且今后可能还将走下去。

“当脑瘫患儿按摩医生,我从来没想过,跟我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完全不通。”段录民说,大学毕业后,他先在漯河市一家医院实习了1年,之后来到郑州。

当时,郑州市各大医院医生几乎饱和,连月来没有工作,段录民已经身无分文,正打算回漯河时,看到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招人。

“按摩是医生吗?”段录民第一个念头便是这句话。但朋友劝他:先找个工作要紧,这家医院还是“有编制”的。

2004年初,段录民成了一名正式的按摩医生,2006年,医院新开了小儿康复科,专为脑瘫患儿按摩,段录民被调到该科室。当时一个科室仅有3名医生,每天接待患儿百十个,每名患儿要按摩30分钟。“一天下来,我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对段录民来说,最痛苦的是父亲也认为:按摩不是医生,不能治病。“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

加上工作的劳累,段录民回忆,初进新科室时,自己身心俱疲,始终不甘心留在这儿。“为小孩儿按摩时,他一直哭,我一恼,会吼两声震住他。”段录民坦言,那时的自己不喜欢这项工作,想逃离。

没想到,后来他的改变,竟缘于一名4岁患儿的一句话。

那些话

患儿那句话 让他心酸落泪

与毛毛的第一面,段录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在家人扶着的情况下,才勉强能踮起脚尖摇摇晃晃站着,双脚僵硬、外翻。

毛毛很懂事,段录民说,他按摩时,毛毛强忍着疼痛不哭,半个小时下来,脸憋得通红,手心全是汗。

小男孩的坚强打动了他。段录民发现,每次来按摩,都是毛毛的妈妈背着他,中午吃饭时,给毛毛吃鸡蛋,妈妈吃馒头。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毛毛的病,他爸妈离婚了,他妈带着他一直看病,不愿放弃。”段录民说,毛毛母亲的坚持,让他感动。

一次按摩时,毛毛对他说:“叔叔,你用力吧,我不怕疼,我想走路,以后妈妈就不用背我了。”

“我当时真的特别受触动,正给他按着就掉泪了。”治疗期间,月薪不到1000元的段录民常给毛毛买零食、玩具,中午吃饭时也顺便给毛毛妈带一份。

两年后,毛毛自己能站起来了,扶着墙能走10米,“他很兴奋,说‘妈、叔叔,我能走了!’”而一旁的毛毛妈激动得捂嘴大哭。

看到毛毛的变化,段录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是为了功成名就,而是为了那些脑瘫患儿能说一声:叔叔,我能走了!

他的心事

有成就也有无奈 他还将继续坚持

由于实在没钱继续治疗,毛毛离开了医院。“那时他们没有手机,我也不知道后来毛毛怎么样了——会不会走路,有没有上学?”

遗憾、无奈,在小儿康复科,给脑瘫患儿按摩,这种心情段录民体会得最多。

他还记得来自平顶山的不足1岁的康康,看了2年病,父母举债好几万元,最终也放弃了。“一个孩子,一年要花五六万元,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确实太重了。”

2012年前,段录民说,社会对这些家庭很少有救助,直到这两年有慈善总会、基金会的关注,稍微能帮助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但名额很有限。

依然有家庭因不堪重负而放弃为孩子治疗。“我劝自己看开点,自己能做的,只是让这些孩子早一天康复。”说到这里,段录民有些失落。

段录民的双手比常人肥大,指头上都是茧子。前几年,他又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下楼梯必须扶着把手。妻子说他“年纪轻轻,却落了一身病”。

有人问他还能干多久,段录民总是笑着说:“干到干不动呗!哪天老得手没劲儿了再说。”

为何如此执着?段录民说,他非常喜欢艾青的这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豫都网微信

《80后小伙做脑瘫患儿按摩医生10年 双手肥大变形》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6236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