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著名生物化学家张树政逝世 享年94岁

[摘要]张树政。网络资料 张树政院士讣告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谨此讣告。 联系方式:喻亚静 010-64807077 010-64807468(传真) yuyj@im.ac.cn 张树政...

张树政。网络资料张树政。网络资料

  张树政院士讣告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谨此讣告。

  联系方式:喻亚静 010-64807077 010-64807468(传真) yuyj@im.ac.cn

  张树政院士治丧小组

  2016年12月12日

  张树政院士生平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1922年10月22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到任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补习班第一分班化学系助理、医学院医学系生化科技佐,理学院化学系助教。1950年1月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技师,1954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1950年代初,她带领科研人员分析比较了我国酒曲中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选育出优良的黑曲霉菌种,为提高出酒率作出过重要贡献;1960年代初,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阐明了白地霉的木糖和阿拉伯糖的代谢途径,发现并纯化了NADP-甘露醇脱氢酶;1970年代初,她自制仪器,合成试剂,率先在我国,建立了等电聚集和凝胶电泳新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得到红曲霉糖化酶的结晶,并对该酶进行了一系列酶学研究;1980年代,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选育出β-淀粉酶高产细菌,活力当时在国际上领先,并在生产中应用;她领导的研究集体研究过20多种糖苷酶,首次发现了有严格底物专一性的β-D-岩藻糖苷酶;从嗜热菌纯化了8种酶。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糖化酶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并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上述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不同等级的奖励,获江苏省轻工业科技成果三等奖。其中果胶酶已用于生产,右旋糖苷酶对防龋有明显效果,低聚糖运动员营养饮料为亚运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树政院士毕生发表重要论文和综述共200余篇,主编图书7种,她长期担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主编,并任多个科学机构和组织委员。

  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她也为我国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和科普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多年来张树政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科学事业。她为中国生物化学和工业微生物的发展的功绩将永垂史册,她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张树政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著名生物化学家张树政逝世 享年94岁》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70066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