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9 13:50 我要投稿
据新京报今日报道,签完国家赔偿阶段委托协议后, 12月11日下午,聂树斌母亲张焕枝列出一张名单——为“聂树斌案”奔走多年的律师、学者们,准备向他们致谢。上面有河北律师李树亭、律师界泰斗张思之、山东律师陈光武,还有学者陈光中、徐昕等人。
在聂案悬而未决的这些年里,几任律师接力奔走,像西西弗斯一样推石;学者们则站在幕后,呼吁证据裁判和疑罪从无,探寻错案救济机制,这让“聂树斌案”有了超越案件本身的意义,是“留给中国司法的良性遗产”。
律师、学者接力12年,不能说是聂案最后昭雪的根本原因,却是最终促成平反的重要力量。
其实,聂案中,不只是律师、学者这些人在坚持,媒体、记者、警察、正直的网民也在关注和坚持。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直到正义来临。
他们有不同的职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社会力量”。是的,在聂案中,所有追求正义的人凝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在究明真相,纠正司法不公上,如细流汇成洪流,冲击着阻碍正义实现的堤坝。
不能确认聂案是“留给中国司法的良性遗产”,但聂案值得总结的是,社会力量在推动着社会善治。
由于互联网的放大作用,为社会力量参与司法、环保等公共事务提供了便利,在聂案上表现尤为明显。多为律师、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比如徐昕先生在微博上的多年呼吁,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形成外部压力。
聂树斌案只是个案,要看到,聂树斌死亡21年后,社会力量坚持了十余年,冤案才得以平反,可见,相对于强大的阻力,社会力量仍显微弱,甚至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些参与的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遭受难以想象的困苦。我们喊了多年的“社会建设”,强调要培育和保护社会力量,可能做得并不如愿。
公权力有天然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膨胀的动力,如果不予以必要的规制,不把 它“装到笼子里”,势必会贪腐滥权。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的生长,就是使之制衡公权力,为其纠偏,使公权力始终运行在法治轨道上。
这些年,从孙志刚案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到聂树斌案平反,无不是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上实现了一个一个的善治,无不具有标志意义。每一次正义都来之不易,每一次都证明着社会力量推动善治的可能。
培育社会力量当然需要“顶层设计”,而从一个个案例来看,培育社会力量,很重要一条,是社会力量发展时,要依法给予保护,不能阻碍和打压。在聂树斌案上,如果没有这些阻碍和打压,错案可能会早些平反。所以,依法治国,必须落实到对每一个公民依法维权的保护之上。
文/廖保平
《聂树斌案启示:要让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善治》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72162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