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焦点新闻 >

四大一线城市积分落户体系出炉 3千万人口迎新选择

[摘要]?? 中国户籍制度管理最为严格的城市——北京,近日公布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至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中国四个超大城市,均已提出或实施各自的积分落户指标体系。这无疑给在四个城市怀揣落户工作生活希望的...

??  中国户籍制度管理最为严格的城市——北京,近日公布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至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中国四个超大城市,均已提出或实施各自的积分落户指标体系。这无疑给在四个城市怀揣落户工作生活希望的,总量超过3000万的常住外来人口,带来了新的选择。

????积分落户政策,此前已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一线城市实施。这一政策对当地户口申请者进行打分,主要包括加分和减分两个部分。加分项主要包括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社保缴纳年限等内容,而不良信用记录、犯罪记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均成为减分项。达到一定分数线的,按照政府公布的指标总量,可以申请获得当地户籍。

????由于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发展特点不一,积分落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均提出了对积分落户的区域导向。其中北京出于人口向城市中心区以外疏解的压力,对申请人就业地和居住地进行了加减分区别对待。

????在从经济角度考量的积分设计上,北京对产业转移和创业提出加减分设计,上海、广州、深圳对投资带动当地就业提出了加分设计,另外深圳更是对申请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设计了积分体系。

????同时,四大一线城市对申请人群教育、工作导向有所不同。北京提出仅对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的申请人进行加分,体现出对申请人受较高教育程度的要求。而广州、深圳两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受益范围更广,并不局限于高端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其中广州市明确表示为环卫工、公交司机、医疗人员等一线人员开辟入户新通道。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表示,实行积分落户后,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政策,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弹性,也更有综合性。

????不过,对于这些“复杂”的积分指标体系,不少在北上广深生活工作的非本地户籍市民表示,即便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几个城市还大多要求积分落户者需连续7年不中断地缴纳社会保险,这意味着要想积分落户首先要“熬时间”。但大部分人对于户籍政策“开闸放水”仍然表示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出台更加开放户籍政策的背后,是中国城市人口压力的日益增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城市常住人口分别达到2425万人、2151万人、1308万人和1077万人,而四个城市常住外来人口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

????专家指出,每个城市积分落户政策不同是出于各自城市的特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北京的人口矛盾在全国最为严峻,所以对于人口流向设置了加减分指标。

????目前,在中国实施积分落户的超大城市当中,每年积分落户指标总量均由政府动态掌握。如广州近几年来积分落户指标在3000-5000人,天津2015年指标总量控制在2万人以内。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认为,北上广深等中国超大城市现行积分落户政策对于外来人口落户还是较难的,同时政府对于积分落户具体实施和政策调整过程还应该更加透明。

????不过,对北上广深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来说,也并非仅有积分落户一条路径选择。12月12日中国国务院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明确提出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九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七项便利。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在中国继续城镇化道路的过程中,人口还将继续保持向超大城市集聚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户籍政策的有序放开,顺应了超大城市人口迁徙内在要求,同时也结合了人口调控的客观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有专家提出,根据目前现状,中国一线城市和大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无法承担完全放开落户后带来的人口激增,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中国大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进行合理设定,同时加快缩小不同地区发展差异。“顺应大城市人口迁徙内在要求的本质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政府要对户籍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持以同样的重视。”胡刚说。(记者杨毅沉、乌梦达、梁天韵)


《四大一线城市积分落户体系出炉 3千万人口迎新选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29971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