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焦点新闻 >

甘肃天水一家两代为红军张辉师长守墓半个多世纪

[摘要](李逢春生前留影) 80前一个漆黑的风雨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王震的率领下向北挺进。在 甘肃 省 天水 市 秦州 区娘娘坝的山谷中,第二方面军十六师师长张辉率部与国民党顽匪展开了一场殊死恶战,战斗中张辉师长英勇负伤,最终牺牲在李子园。一位年仅18岁的李...


 

(李逢春生前留影)


80前一个漆黑的风雨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王震的率领下向北挺进。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的山谷中,第二方面军十六师师长张辉率部与国民党顽匪展开了一场殊死恶战,战斗中张辉师长英勇负伤,最终牺牲在李子园。一位年仅18岁的李子园小学教师李逢春(赵安生的亲爷爷)亲手安葬了张辉师长的遗体。为了等待红军警卫排长“胜利后会迁走师长的英灵”这一许诺的实现李逢春盼了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度过了50年,当年的小伙子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终于,他盼来了晏福生老将军,最终圆了他的梦想,为了这一天,他整整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守墓人。


 

(李逢春  半个世纪的守墓人,将他半个世纪的期待和梦想都融进了皱纹丛生的面容和花白的胡须)



李子园大捷                             

1936年中秋,年轻的李逢春在李子园小学当教师。傍晚,红军分三队包围了驻扎在李子园的国民党顽匪,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战,国民党部队溃逃。待枪声平静后,躲在普华寺的李逢春回到村里,看到在村头裴大家的门板上贴着一张红军的战报:歼敌36名,缴获56支枪,一架轻机枪。他立刻把红军打胜仗的消息告诉了村里人,村里人都高兴地奔走相告。第二天,红军又向两当方面挺进了。


恶战娘娘坝

不久后的一天,在学校批改作业的李逢春突然听到街上有急行军的脚步声,连忙跑到门外,看到一支有一百多人的队伍正匆匆走过,从着装上看,与前不久在李子园打仗的红军队伍一样。他们急匆匆赶过李子园向娘娘坝进发。李逢春心想,这支队伍又要打仗了。当时,娘娘坝有一个团的国民党军队,他们得到红军前来的消息后,便撤离到娘娘坝两边的山上。人困马乏的红军在娘娘坝牧丹山脚下做饭时,遭到敌军的包围偷袭,当场牺牲7人,在与敌人进行了大半天的殊死拼搏后,红军开始分批被包围。


 

(赵安生和爷爷留影)


义胆葬忠魂              

第二天清晨,外面响起零落的枪声,李逢春寻声一看,只见20多个红军抬着一位伤员向李子园学校走来。问明情况之后,李逢舂得知伤员是这支队伍的首长,伤势严重,就急忙把红军领到普华寺后靠近山林的半山坡上,他看到伤员嘴唇干裂,就找来一杯热水给伤员喂下,并为伤员搽去了含在眼角的泪水。伤员吃力地指了指自己的胸前和腹部,表示自己中了三枪,又特意指了指自己的左胸口袋。当李逢舂找来第二杯水后,伤员已经牺牲。红军战士们正在向烈士脱帽致哀,个个痛哭失声,泪流满面。当时,警卫排长看到李逢春也站在红军队伍中摸眼泪,便问他能否找几个老乡和几件工具,帮助安葬首长,李逢春连忙答应着。他找到裴大、许保子二人说明事情缘由,给了二人一块银圆,让他们借来三把锄头、三把铁锹,将二人领到普华寺后的坟地,找了一块地方,开始挖墓坑。而后他来到村里,花了三块银圆买了三块木板一扇门板。当墓坑挖好下葬时,他看到烈士的脸上和胸前有不少血迹,就打来一盆净水和警卫排长把烈士的全身都搽了一遍。在整理遗物时,警卫排长从烈士左胸口袋中掏出一张纸条,李逢春依稀看到上面写着“不分昼夜赶赴岷县”。签名是军长王震。警卫排长收好命令条后,李逢春下到墓坑里,把三块木板铺在下面,红军战士用军毯把烈士的遗体包好慢慢放进坑内,掩埋好之后,又用石头垒了一个墓碑。安葬完毕后,警卫排长拉着李逢春的手问清姓名后说:“老乡啊,感谢你!记住埋在这里的英灵,是我们的师长啊!”说完对李逢春行了个军礼,就带领战士们向娘娘坝方向走去。李逢春在墓前站立良久,心想,既然排长说革命胜利后要回来迁墓,那我就一定要好好守护这座墓,一直到他来,于是他在坟墓上做了记号,并牢牢记住了位置。谁知这一守竟是50多年。


 

脱险伪政府               

红军离开李子园二个月后,红军首领被安葬的事被伪县政府知道了,派人把李逢春带到了县政府进行了查问,问了半天也没有问出个名堂来。第二天,伪县长高得清亲自审问李逢春,他以革除李逢春教员职务并将其送去坐牢相威胁,但李逢春始终矢口否认埋葬过红军首领,幸亏县政府秘书董兴政从中通融周全,他才得以脱身。无奈之下,伪县政府对李逢春以“停发工资半年、通匪一事待查”处理。回家后,李逢春左思右想,决定把此事保密起来,直到红军回来。但每逢清明,他依旧偷偷地在烈士墓前烧纸叩头。我盼了多年,烈士的英灵终于得到安息 。  


苦难的年代 

1949年,李子园解放了,李逢春心想:这下红军该回来了吧?晚上,他来到那座守护了多年的墓前,跪地祈祷:解放了,红军要回来了,您的英灵也要回归了,这一天,我盼了这么多年,相信您也一样吧!然而,时光如梭,岁月如箭,结果又一年过去了,还是不见当年红军队伍的一个人来,李逢春心都碎了。

没想到,李逢春在旧社会曾当过八个多月的“伪甲长”,这事被翻出来后,李逢春自己却被“专政”了,。在被“专政”的25年当中,他与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一块儿挨斗。1965年冬天,社教运动中,积极分子脱掉李逢春的棉袄和鞋袜,让他连续两夜站在冰天雪地中,逼他说出埋在林中的是谁,不说就变着法子折磨他,又诬陷他私卖公有土地,最后把他家5间房屋抢走,才算给他留了一条活口。李逢春一家三代7口人只好挤在简陋的三间厨房里艰难的度日。

十年动乱中,造反派硬要他承认当年安葬的是国民党马匪的大官,听到这些对红军首长不尊的话时,李逢春在批斗会上气愤地说:“就是杀了我的头,我和裴大安葬的也是红军师长。”一场场的批斗、一场场的折磨,都没有使李逢春低头。而他体弱多病的妻子李玉田不堪忍受毒打含恨离开人世;大儿子因父亲经常被批斗而精神失常;二儿子在运动中摔伤后再没有得到医治而终身残废。直到1979李逢春才得以被摘掉平反。


 

(资料照片)


(每逢清明,他依旧偷偷地在烈士墓前烧纸叩头)



梦圆在今朝

1983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李逢春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省上有关领导来到李子园,找到了李逢春,他对往日的回忆与领导的资料丝毫不差,使得被寻找了48年的红军师长的英灵重见天日,省领导激动地说:“您老人家做了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这些年来,您受委屈了。”他这才知道这位他亲手掩埋的红军师长名叫张辉。那年夏天,晏福生、陈明义和伍修权等老将军们重走长征路,寻找失散的英灵。在“罗堡战役”中失去左臂的全国著名独臂将军、张辉烈士的亲密战友、红军第二方面军十六师政委后任成都军区副政委的晏福生老将军来到李子园,找到了李逢春,他紧握着李逢春的手,激动地难以说出话来。在他寻找了48年的夜思梦想的英灵、在风雨同舟的战友墓前,老将军泪水涟涟,扑在张辉师长的墓碑前哭诉:“老战友啊!我终于找到您的英灵了,革命胜利都三十多年了,我才找到您,我心里有愧啊!”离开时,他满怀着深切的感激对李逢春说:“你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啊!”


 


1986年,娘娘坝人寻至李子园,迁走了张辉师长的墓。理由是红军师长是在娘娘坝牡丹山与国民党顽匪硬拼时负伤的,英魂应归牡丹山。多好的娘娘坝人啊!老人埋怨说李子园的人怎么不阻挡呢?每每想到这件事,李逢春便忍不住泪涌眼眶。                                                     

1994年,天水市秦州区政府将张辉师长的英魂迁进了天水人民烈士公墓,李逢春老人也圆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1996年8月,天水军分区的首长带领解放军重走红军路,专程到李子园,邀请李逢春一道去红军英灵张辉师长的墓址前致哀,并给解放军讲述了当年红军的艰苦历程。                                  

而今,李逢春老人逢人就高举地挥挥那双手说:“我这双手六十多年前曽给红军师长擦过脸,还安葬过那位先烈哩!”这已是老人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


 


李逢春老人的事迹传开后,许多老红军,老八路纷纷呼吁当地市,区、乡政府,希望把李逢春老人当做红军时期做过贡献的革命老人对待,给予他在乡老红军的优抚待遇,每月按期发放给生活补贴,以解决老人的一些实际困难。而家境贫困的老人说:“我只是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并不奢望市、区、乡政府和军区把我当革命老人来对待。尽管我的妻子已去世,两个儿子都有病或残废,但,天见可怜!总算还有个小儿子健康地在我身边照顾我,比起牺牲的张辉师长,我已经很幸运和非常满足了。虽然我为此受了多年的罪,吃了不少的苦,但我从来没有悔过,我觉的值!再说,我现在好歹还有几亩田地,春种秋收,也还过得去,就别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守着儿孙安稳的度过余年,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李逢春去世后,他的儿子李鹏,接着每年给红军扫墓,逢年过节按天水乡俗凭吊英烈。  


 

(李逢春儿子李鹏向解放军记者讲述父亲守墓的故事)


编后:朴素的语言,无私的行动成就了这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佳话,难忘的历史、难忘的故事、更难忘的是这故事中流动着的人间真情和这故事的主人公坦露出来的真实情怀。一位普通的乡村老人,以他极不普通的经历,昭示了传统美德深厚的内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但不该仅仅只有感动。尽管,感动真真实实来自于文字之下和肺腑之中。对于那些一味斤斤计较,追求付出与所获相当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思索,多一些对照?


 

张辉简介:

张辉,1911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26年即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军西征。历任湘鄂独立团一营营长、副团长、十八师第54团团长等职。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十六师师长。率领全师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8月参加攻占腊子口战斗和陇南战役。9月在礼县马坞里镇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敌保安团,缴获军衣300套,长短枪60余支。南下攻克了两当省城,为红二方面军建徽、成、两、康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1936年10月,二方面军撤出徽、成、两、康根据地,挥师北上,十六师派出侦察人员,深入到娘娘坝,了解到敌军驻有一连人,部队首先决定派一连队伍,夜袭娘娘坝敌军,为大部队打通前进道路。10月5日,张辉亲率一连队伍到达娘娘坝,首先消灭了街上少量敌人,然后就向牡丹山冲锋。山上大部分敌人驻在牡丹山庙里,筑了碉堡,易守难攻。再加上敌人从天水搬来一营援兵,红军腹背受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张辉即命令战士撤出重围。撤退到牡丹山脚下时,两名红军战士牺牲,张辉也身负重任。战士们掩护张辉撤离娘娘坝,黎明时分,到达李子园。由于伤势严重,光荣牺牲。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红军战士把张辉遗体埋葬在普华寺后山坡上。


 


(有关领导到秦州区娘娘坝牡丹山扫墓)


 

 



相关报道:


 

 

独臂将军晏福生曾到李子园祭奠张辉烈士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西路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失去右臂。抗日战争时期,任三五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3年春天,红军长征时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十六师政委的独臂将军晏福生以及伍修权、陈明义等一行,不顾年事已高,重总长征路,来到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李子园普华寺后山坡,祭奠张辉烈士。晏福生和张辉是亲密战友,他们率领红十六师在长征中并肩战斗。解放后,晏福生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过湖南军区政委、广州部队副政委等职。老将军采摘了许多盛开的鲜花献在墓前,并脱帽鞠躬致哀,他含着热泪说,“张师长,我们看你来啦!”之后,晏福生一行又来到娘娘坝,登上张辉战斗过的牡丹山,重温当年战斗的情景,寻觅当年战斗的印迹。随行的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重走长征路》摄制组拍摄了牡丹山及娘娘坝街景。此片随后在全国公映。这次,晏福生一行还特意看望了曾经亲手埋葬过并守墓多年的李逢春老人。

(原文刊发:天水在线)



 

李鹏


 

(2013年2月某解放军记者到李子园采访)



 

2016年4月1日北京市委《支部生活》杂志社采访组一行重走红军长征路,到娘娘坝、李子园采访。


《甘肃天水一家两代为红军张辉师长守墓半个多世纪》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36994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中国民生关注]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邓颖
    2017-01-17 13:05:35发表

    创世纪

  • 外贸高仿
    2017-01-13 16:52:48发表

    外贸高仿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