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焦点新闻 >

央行发布最严新规:支付宝、微信转账将限笔数

[摘要]10月1日,央行发布最新公告称,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并且在三个月内同行异地存取现及转账免收手续费。 开户后6个月不用,账户自动冻结 今年4月1日起,央行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

10月1日,央行发布最新公告称,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并且在三个月内同行异地存取现及转账免收手续费。

开户后6个月不用,账户自动冻结

今年4月1日起,央行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Ⅰ类是“全能型”账户,通过柜台开立,Ⅱ类是可以储蓄、理财但不能用于炒股的“限制级”账户,Ⅲ类是账户余额不超过1000元的“小额消费型”账户,后两类均通过电子渠道开立。央行希望通过个人“钱包”和“金库”分开使用的办法,达到防范诈骗、保护个人账户安全的目的。

央行昨天的新规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已经开立Ⅰ类户的,不再新开Ⅰ类户,只能开立Ⅱ、Ⅲ类户。个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经开立的Ⅰ类户不受此次规定影响,仍然保持正常使用。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个人储户在同一家银行只有一个Ⅰ类账户。

此外,新规还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加强账户交易活动监测,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其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应当暂停其所有业务,银行和支付机构向单位和个人重新核实身份后,可以恢复其业务。这就是说,如果个人储户自新开户之日起6个月不使用该账户,账户就会自动冻结,持卡人只能到柜台或者向支付机构要求恢复业务,然后等待银行或支付机构的审批结果。这项规定有助于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强化个人对本人账户的管理,减少“僵尸账户”。

个人网银转账超30万,需再次确认

要求受害者通过ATM机、网银、手机银行转账是电信诈骗犯罪中最关键的一步,因此《通知》对自助渠道转账做出格外细致的规定。

央行要求银行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存款人在选择后才能办理业务。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受理行应当在受理结果界面对转账业务办理时间和可撤销规定作出明确提示。对于延时到账这一条,部分银行的部分国有银行和中国银联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认真执行监管规定,做好相关产品设计,在兼顾常规转账需求客群服务体验基础上,保证持卡人交易安全。

新规指出,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单日累计金额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当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

支付宝、微信转账,将限制笔数

《通知》还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约束。与对银行的要求类似,自2016年12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支付机构应当于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存量支付账户清理工作,联系开户人确认需保留的账户,其余账户降低类别管理或予以撤并;开户人未按规定时间确认的,支付机构应当保留其使用频率较高和金额较大的账户,后续可根据其申请进行变更。记者了解到,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机构正在做实名认证排查,以保证一个人只有一个全功能的支付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对支付账户的转账加强管理。要求支付机构自2016年12月1日起,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记者了解到,目前每个支付宝账户转账到银行卡的限额是单笔5万、单日20万、单月20万,实际支付额度则与各家银行的限额有关,比如工行、农行的每日支付限额为1万元。微信支付实名认证用户的单日转账限额是20万,单月无限额,实际转账限额也与银行的限额有关。但是目前支付机构没有对个人累计转账笔数进行限制。新规实施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转账限额可能会有调整,累计转账笔数也要与用户事先约定。


《央行发布最严新规:支付宝、微信转账将限笔数》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49558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