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矛盾处理未及时,小小纠纷变大事。
在晋江,活跃着一支热心的调解员队伍,他们悉心调解、维护公正、化干戈为玉帛。目前,晋江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1003个,调解员2199人,近3年来年均调解各类纠纷1万余件。在调解战线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典型。接下来,在每一期的“调解人物”中,我们将带您走近本土“做公亲”的能手,讲述乡情浓浓的调解故事。
本报记者_许春
陈巧玲 文图
在晋江的调解战线上,有一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他满头银发,一脸祥和,说起他,知道的人都会不禁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从事调解工作三十多年的他,经验老到,技能高超。千头万绪的矛盾,他总能找准病因,药到病除。盘根错节的纠纷,他擅长多角度切入,情理结合,在灵活的调解中化戾气为祥和。
他就是林荣登。虽然已入古稀之年,但认识他的人,无论老少,都亲切地叫他“阿登”。
兄弟14年
经济纠纷一朝化解
在阿登的工作室和家中,都挂了不少被调解人或被调解人所在村两委、老人会送来的锦旗和牌匾。这么多年来,阿登已经记不清自己调解成功了多少矛盾纠纷。“以理服人,人自服。”是阿登的调解名言。
2013年的夏天,东石镇某村两委和老人会找到阿登,请他前去调解一起兄弟间的经济纠纷。
原来该村一对兄弟,因为自留地出租问题和合办厂房分厂后的财产分配问题已经吵吵闹闹了14年。老大要老二给他500万元做补偿,老二认为当年财产已经分割清楚,不该给的他坚决不给。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老大甚至放言如果活着解决不了,就一起到“地府”去理论。14年来,村两委、老人会虽多次介入调解,但都未能成功。
来到村里后,阿登全面了解了矛盾的来龙去脉,并召集了村两委、老人会等一起参与调解,分别做兄弟俩的思想工作。面对老大对老二的指责,阿登说,人不能只用手电筒照别人,不用镜子照自己,老二生意越做越大,作为大哥应该高兴,而不是眼红,500万元的补偿要求你自己想想合不合理。经过多次调解,老大表示愿意把补偿金降到100万元。然而,老二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没有补偿老大的理由。眼见调解就要走入死胡同,阿登另辟蹊径,以“百善孝为先”来调解。阿登说,兄弟俩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忍心让老母亲因为兄弟二人的矛盾,日日吃不下,夜夜睡不着呢?兄弟俩都是为人父亲的人,要多想想自己的老母亲,也为晚辈做个孝顺的好榜样。
最终兄弟俩都同意了由老二出资50万元来孝顺老母亲,并由母亲全权支配这笔钱的和解建议。至此,吵吵嚷嚷了14年的兄弟纠纷,终于一朝化解。该村两委和老人会也给阿登送去了“有智谋,能调解;化纠纷,促和谐”的感谢锦旗。
作者:许春
《林荣登:享誉晋江的“做公亲”高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21223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