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3 14:5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盛夏,到处热浪滚滚,用电负荷从七月初开始一次次刷新纪录,日最高负荷达到24.6万千瓦。而生活在郸城的居民仍然可以吹着空调,凉爽丝毫不减。
在这片清凉的背后,郸城电力人未雨绸缪,统筹规划,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迎战夏峰的交响乐。
“七字诀”:筑牢安全大屏障
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电网安全是关键。郸城县供电公司坚持安全管理“七字诀”,努力做到体系建设“全”、宣传方式“新”、通道治理“净”、查处缺陷“早”、物资储备“足”、能力建设“实”、违章处理“严”,打造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同志们,加把劲呀!嘿哟嘿哟……”7月6日上午,在郸城县秋渠乡张庄10千伏线路通道治理现场,十几位清障队员正在用力地拉倒一棵树障。为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郸城县公司于5月中旬组织开展了线路通道治理专项行动。划定任务,层层分解,短短两个月,就清理树障69239棵,迁移线路下堆积物28处,拆除违章建筑32处。在清理线路通道的同时,该公司还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配电网集中治理、高危及重要客户专项检查等活动,共计展开各类检修116余次,消除设备缺陷46项。利用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在世纪广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宣传错峰节电措施,并发放告知书、确认书214份,对18家重要客户进行走访,与32家大工业客户签订了避峰用电协议书,确保全县有序用电。
“白加黑”:电网改造显神威
“现在电压高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也高了!你们供电公司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啊!”7月11日10时,在郸城县公司院内,巴集乡槐李行政村的村民代表把一幅写着“造福为民,保电一方”的锦旗送到该公司党委书记周岐岗手中,并连声道谢。
巴集乡槐李行政村是郸城县公司农网改造惠及的行政村之一。今年以来,在农网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该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组织精干施工力量,在严把“安全关”“质量关”“工艺关”的前提下,实行了“抓两头、歇中间”的“白加黑”工作法,在对被改造台区进行施工时,尽量避开居民的用电高峰期。凌晨,当人们还在熟睡之际,施工队员就已经挥膀上阵;深夜,当一切归于静寂之时,施工队员仍在登杆作业。凭着这股拼劲,该公司先后完成5个35千伏农配网工程项目,新建35千伏线路5条48.35千米,完成10千伏及以下工程项目322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03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418个,新增配电容量97.38兆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659千米,大大减少了用电高峰期低电压现象。
“过去俺们这儿水泵抽不出水,电扇开了还要用棍敲一下才能转动,现在俺家两部空调都能同时启动,晚上终于能睡上清凉觉了!”在汲冢镇后鲁庄村,村民鲁卫民高兴地说。
“飞毛腿”:快速抢修暖人心
暴雨后,酷日下,玉米地如蒸笼一样闷热难当。
3名电力员工正在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地里,对跳闸线路进行故障排查,这是郸城县公司“飞毛腿”抢修服务队抢修时的一个镜头。
“飞毛腿”抢修服务队是郸城县公司为迎峰度夏期间加快用电故障抢修而组建的一个年轻队伍。这支队伍由农电、营销、运维等部室抽出的2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为使“飞毛腿”服务品牌家喻户晓,该公司规范抢修服务工作流程,缩短抢修时间,努力实现抢修“零耽阁”、服务“零距离”、投诉“零目标”。
8月8日11时,“飞毛腿”抢修服务队接配抢中心通知,城区一客户家里停电报修。抢修队两名电力员工开着抢修车赶到客户家中,发现是该客户家里的两条电线长期接触不良,其中一根的金属丝外露,烧掉了另一根电线的绝缘外壳,导致短路。找到原因,两人熟练地进行了处理。不到5分钟,客户又重新吹上了凉风。
24小时待命、无休息日、随时出击,这几乎是“飞毛腿”抢修服务队生动写照。抢修队人员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辛苦和劳累,保障着全县人民清凉度夏。(梁彩仙)
《郸城县供电公司:高温下的交响乐 迎峰度夏侧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5263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