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4 11:5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制图/郑萌
本期主持 宋洁
话费中的“化石费用”——国内长途漫游费,终于要退出通信历史舞台了。
话费从语音主导到流量主导,运营商们的流量转型也喊了多年。在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们也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向流量经营转型。
【事件回顾】
近日,在中国移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首席执行官李跃表示,7月起已停止销售包含长途漫游收费的新套餐,预计今年底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未来会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套餐。
今年7月份,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今年中国电信将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此前,在今年4月,工信部表示,在电信资费市场化机制下,积极推动取消手机漫游费,下一步将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推动企业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
昨日,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中国联通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从10月1日起,联通也将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
“化石”长途漫游费
从何而来
从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先后经历了2G、3G、4G时代。2G时代,手机用户的主要开支是语音通话。
早期移动电话的用户,话费清单上都有市话、长途、漫游的收费项目。市话即本地号码拨打本地号码。长途电话,包括主叫方从其所属地向外省、直辖市或地区拨打的电话,以及在其所属地以外,主叫方拨打的不含其所属地的电话。而漫游是指移动电话在其所属地以外接打的电话。
比如郑州的号码,在郑州拨打北京、杭州的电话就算长途。如果出了河南,在北京、杭州接打电话,还要收取漫游费。
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从3G时代开始,运营商的很多话费套餐已经开始推行全国长市漫一体化套餐。4G时代更是如此。中国移动在3G时代推出的全球通,市话长途漫游都是一口价。4G时代,三家运营商的4G全国套餐,语音业务均是长市漫一体化套餐,不存在长途、漫游收费。
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2G时代,收取长途费、漫游费是因为在服务提供上面,长途、漫游比本地业务更复杂、成本更高。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升级,长途、漫游的成本大大降低。加之用户习惯的改变,长途漫游费用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语音收入下降
流量收入上升
从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收入达1657.8亿元,仍是其最大收入来源。然而在今年刚公布的2016年中期业绩中语音业务收入只有1204.3亿元,降幅超过27%。流量收入达到1950亿元,同比增长26.7%,而流量收入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在刚刚发布的中国联通中期业绩中,其上半年服务收入人民币1219.1亿元,同比上升1.4%;在服务收入中,非语音业务占比达到73.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7月份公布,截至今年5月,中国电信4G用户已经从去年年底的5846万户跃升至约1.2亿户,4G用户在中国电信所有移动用户中的比重已提升至58.1%。
从行业内来看,手机用户中4G用户的占比大大增加,流量业务也正在取代语音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对运营商来说,也在调整经营模式,向流量经营转型。
探索流量经营的
新模式
从语音到流量的转移,实际上也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语音收入的持续下滑,运营商已逐步将流量经营作为新的业务重点。
取消传统的长途漫游的计费模式,也是运营商在新时代转型中的一个尝试。流量业务占比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形成新的计费方式来适应市场。
不久前,中国电信宣布首推全流量计费方式,短信、语音将折算为流量,统一计费。业内人士认为,全流量计费方式让套餐更简化,每月的手机消费账单更加简洁。另外,还能更好地缓解用户流量不够用的情况。
对传统计费方式的重大变革,能更好满足用户的流量需求,同时也能带来刺激行业转型的“鲶鱼效应”。
4G用户的增加,也是流量经营转型的有效助推。自4G技术使用以来,各大运营商加快布局4G网络,加速网络建设。不断进行网络升级,普及载波聚合技术,推出VOLTE高清语音业务。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2G用户向4G用户迁移,使更多的用户更容易在不同渠道使用流量。在项立刚看来,4G的覆盖,既利于用户体验提升,从流量计费角度来看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更多收入。
(河南商报)
《国内长途漫游费即将取消 你的话费会减少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5263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