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6 08:39 我要投稿
“党和政府全心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不仅给我们建了新房,还不断送戏送电影送文化下乡,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7月10日上午,宝丰县“脱贫攻坚·文化同行”文艺巡演活动在该县大营镇青城社区文体广场开演,看着精彩的演出,52岁的高铁占开心地说。
青城社区是郝沟、边庄、上高庄、李坪4个贫困村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位于大营镇西南山区,共居住贫困群众486户1684人。
“这么多贫困群众离开家园,在新的环境生产生活,思想难免出现波动,亟须优秀文化的滋养。”该县文广局局长金晓辉介绍说,去年8月,该社区建成了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文体广场面积3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该中心建成以来,共上映电影48场、举办戏曲等综合性文艺演出近50场。今年宝丰马街书会期间,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小分队“送欢笑到基层”也来到这里,吸引了附近十里八村的群众前来观看,为山区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食粮。
这是该县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
宝丰县作为文化大县,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彰显文化扶贫“扶志”“扶智”的独特作用。
据介绍,该县共有39个贫困村,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该县优先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已为贫困村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个,在建项目11个,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就像是一个个加工厂,源源不断地为贫困群众送上精神食粮。在去年启动的三级联动“脱贫攻坚·文化同行”文艺巡演活动中,该县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排练108个文艺节目进行文艺比拼,并选取优秀节目到39个贫困村进行巡演。三弦书、坠子书、快板书、诗朗诵、相声、小品等一个个土专家、草根艺人创作表演的节目,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形式给群众送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宝丰县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创新创优,用优秀文化陶冶干群情操。”金晓辉说,今年以来,宝丰县结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扎实开展了“精准扶贫·电影下乡”、“一年一场戏”、图书送“智慧”、志愿者“文艺轻骑兵”等一系列文化扶贫工作。其中,“精准扶贫·电影下乡”已经在全县各个贫困村放映扶贫电影168场;“一年一场戏”已经演出21场,年底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图书送“智慧”至今为贫困村农家书屋更新图书超过5万册,仅2018年上半年就送图书到贫困村5次超过8000册;文化志愿者利用文艺轻骑兵便捷的优势,到贫困村开展走访慰问演出活动,累计已达93场次。
同时,该县还高度重视文艺队伍培养和非遗项目技能培训。组织专业舞蹈教师到贫困村培训指导,今年2月举办了全县贫困村广场舞大赛,全县39个代表队600余人参赛。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在汝瓷企业安排贫困家庭就业9人;利用非遗项目剪纸技艺,在贫困山区观音堂林站举办剪纸培训班两次,培训200余人次;利用非遗项目竹编技艺和葫芦烙画,培育新的脱贫致富方式。
“宝丰文化源远流长。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树立起宝丰人民的文化自信。丰富多彩的文化扶贫活动,不仅传递着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对贫困群众的真诚关爱,更激发出广大干群的内生动力,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竭的精神源泉。”宝丰县县长许红兵说。(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 石少华 郭敬伟)
《河南宝丰:以文化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81341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