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9 14:4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近日,厦大博导吴春明“诱奸”学生一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2名厦门大学历史系学生联名声援吴春明让事件持续发酵。7月24日,厦门大学08级中文系校友李芙蕊给校长朱崇实寄去了76名厦大学生和校友的防范校园性侵联名信,又将该事件推向舆论高潮。
《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防范校园性侵联名信”的发起者,她表示,“学生是弱势的一方,这就让女生不敢拒绝老师的要求,遇到性骚扰也敢怒不敢言。”希望厦大能公正处理“博导诱奸女生”事件,而且能以此为契机,探讨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这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是一种保护。
曾经介入过多起性骚扰案件的前调查记者、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李思磐认为,学校对学生可能遭到的骚扰和伤害没有警惕,学生遭到伤害后往往无处可诉。学生难以坚持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学校必须尽快建立相关的防范和应对机制。
76校友
呼吁正视校园性骚扰
7月的厦大炎热似火,校园里不时出现前来报到的新生,随处可见的是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门口,悬挂着“预祝第二届中国史研习营圆满成功”的红色标语。而这扇关闭的铁门很少有人出入。
大厅的信箱静悄悄地躺在角落,而第一竖排的第三个信箱上贴着“吴春明”三个大字。门卫已经很多天没看到这个信箱的主人了。早在7月12日,吴春明就已被学校停职调查。
事件发生后,网上有传言称,“吴春明的绯闻与他妻子正在任职正处级干部公示期有关。”记者调查发现,吴春明的妻子,是当年是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的学生,而吴春明正是她的老师。
而这一说法被厦大的老师否认,“出现这种事并不奇怪,吴春明性侵女生,早在两年前我就收到了相关的举报材料。”这位老师还表示,此事之前都是在校内传,“今年事情闹到网上了。”
吴春明的妻子是厦门市中华街道的党工委书记。随后,记者来到其所在的街道办,门卫表示,她在正常上班。
厦大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早在6月份,“校方连夜开会,询问吴春明。吴春明说‘不知道睡了多少个女生’,糊涂了。学校又问他,你给人家的承诺兑现了吗?他说也忘了,也搞不清楚。”
记者连日致电吴春明,均被挂掉,给他发了多条短信也未得到任何回复。
“你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历史系主任鲁西奇得知记者的来意之后,赶紧“躲”了起来。
而在人文学院的大楼里,很多老师对“吴春明”也三缄其口,都说自己跟他不熟。同时,考古系的学生在学院楼里难觅身影。多位跟吴春明一个学院甚至一个专业的老师在听到“吴春明”三个字的时候,均表示“不知情”。
截至目前,网络上出现、各种渠道能找到的相关女性,已有5人,其中称“被诱奸”的为4人。除“青春大篷车”外,几天来,“汀洋”已找到三名自称被诱奸的女学生,一个师妹、两个师姐。
受害者“青春大篷车”表示:“一定会让吴春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不能只‘中止其导师资格’而不了了之,还要让他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7月24日,一封由76名厦大校友签署的“呼吁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规范”的联署倡议信被寄给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呼吁正视校园性骚扰问题,再次将厦大推到风口浪尖上。
联署信发起者: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响应
建议信中提出三项建议:建立预防性骚扰的教师行为准则,明示教师不应与有直接权利关系的学生发生性和亲密关系,否则视情况给予处分或调整职责;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规范,设立举报、调查、问责和惩戒机制并向师生公开;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面向教师和学生开展反性骚扰的教育和培训。
发起者是厦门大学08级中文系毕业生李芙蕊,她说,自己虽已毕业,但“至今关心着厦大”。
法制晚报:为什么呼吁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规范?
李芙蕊:开始在网上看到“博导诱奸女生”这个事时,因为是自己的母校,当时就比较关注。后来看到网上的很多讨论,就想着要做些事情。事实上,学校对各方面的信息都处理得很及时得当,不过我觉得这还不够,还应在制度上做一些规定。
因为我在校园中,不管之前还是现在都会听到很多朋友或者同学说过很多类似的现象存在。建立制度的约束机制,这也算是一个先例,而厦大性侵事件也算是一个契机。我想,我们可以为学校做点事。
法制晚报:你说以前就听说过这类现象,能说说之前学生反映过的具体情况吗?
李芙蕊:之前我还在学校的时候,传闻说有老师在考试或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时,会私下给女生打电话、发暧昧短信,或者是一对一地约女生吃饭。有很多事情让当事人不太舒服。
我的同学中,也有几个经历了这样的事。她们告诉我,我们系里也有个这样的老师,除了给她们打电话、发短信之外,我们下几届的学妹也有接到这个老师的电话,让她们下学期去上他的课等。
法制晚报:你们系出现这种情况有同学去反映吗?
李芙蕊:据我所知没有,因为这些受害学生也有自己的考虑,而且没有这次涉事老师这么确切、严重,通常情况学生都忍过去了。
法制晚报:发起这次联名行动的过程顺利吗?
李芙蕊:当时发起时我也没想过会征集多少人,只是在朋友圈做了一个问卷的建议信。这些建议,我是借鉴了别的国家的一些经验。我发现西方国家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处理方法,所以就写了那几条建议。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周时间,会有这么多人响应我。
法制晚报:你希望通过你的这一行动,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芙蕊:事件处理的是不是公正透明,不仅会对厦大的声誉产生影响,也决定着女生能不能在学校中有安全感、对学校有信任感,厦大现在处在风口浪尖上,我希望学校不仅能公正处理,而且能以此为契机,探讨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这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是一种保护,对中国的其他大学也能提供示范。
性骚扰案件调查记者:高校缺乏监督 教师任意性过大
曾经介入过多起性骚扰案件的前调查记者、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李思磐认为,建立校园反性骚扰规范刻不容缓。
法制晚报:您什么时候关注厦大这件事的?
李思磐:开始我并没有特别关注,后来我决定出来说话是因为我看到厦大一些历史系的学生出来联名说“吴春明没有性骚扰”。他们这样做直接对被骚扰的人造成了一种敌意的环境。
法制晚报:您觉得反性骚扰制度的建立有怎样的必要?
《厦大博导诱奸女生续:四名女学生称曾被诱奸》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4566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