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12 23:1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前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去年房山区某居委会曾有一位工作人员,为完成一个名为“博爱在京城”的捐助活动下达的指标,只得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垫付。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通过调查发现,房山区红十字会与街道以及社区之间,存在层层摊派募捐指标的情况,如果基层单位完不成,则需要基层干部掏腰包自行消化。
爆料
网友晒出红头文件 各单位被摊派最低捐款指标
前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去年房山区某居委会曾有一位工作人员,为完成一个名为“博爱在京城”的捐助活动下达的指标,只得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垫付。爆料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在爆料中,这位网友同时晒出了今年该活动通知再次如期下达的红头文件。这份由房山区红十字会起草的,名为《关于开展2014“博爱在京城”募捐筹资工作的通知》被各街道办事处向辖区内各村及社区进行了转发。而最为奇特的是,在城关街道办事处转发该文件时,竟然还附录了对街道下辖的42个社区、村及街道机关制定的最低捐款数额。数额从兴房东里社区、永乐园社区等最低四五百元,到田各庄村、洪寺村需募捐一千元,再到最高需要募捐一万元的街道机关,分为多个档次不等。
北青报记者仔细观察了这份通知的原文,发现这份由区红十字会发出的通知,最后确有一句提及了“2014年‘博爱在京城’募捐筹资工作指导指标”。那么,究竟这份通知做出了什么样的指导指标?社区最低捐款数额由谁制定?制定后又由谁来完成呢?
调查
捐款存在硬指标捐不够数额社区自行消化
那么,网上所说的“每个社区均有最低捐款数额要求”是否属实?在长阳镇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承认,确实接到了所属街道安排的数额指标。
在房山区城关街道、西潞街道以及长阳镇的多个社区,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博爱在京城”的活动确实存在,且每个社区的活动时间并不一致。据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的募捐活动将会在本月15日统一举行,而在苏庄二里,募捐箱和募捐通知已经在小区门口放置多日,而城关街道府东里社区的募捐活动更是前天就已经结束。
根据记者的观察,募捐活动在社区内热度不高。在开展“博爱在京城”募捐活动的几个社区,几个社区的居民都普遍表示,他们对这一活动并不太清楚,也没有捐款。在苏庄二里社区,尽管醒目的募捐通知就放置在小区门口,来往的老人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既然街道指定了指标,而不少社区居民却表现得并不积极,那么社区又如何完成这一数字的募捐呢?在长阳镇某社区,工作人员在与记者的交流中,终于“揭开”了这笔摊派捐款数额的消化途径:工作人员自己捐。“这回下的(指标)还成,差不多,我们能完成。”
在沟通中,记者以小区居民的身份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打听是否有一个名为“博爱在京城”的活动,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这个活动目前已经结束,相关款项已经上交街道。然而当记者表示自己此前好像未曾听说过募捐活动时,工作人员介绍,正常情况下都是由工作人员先捐,就可捐够数额,无需再向社区居民组织捐款。“在外头搞活动还要拿上箱子,拉个红绳什么的,也麻烦。”
谈到捐款的方式,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领导干部都会带头捐款,少说也得捐个一两百元。“领导带头,底下的肯定不会少,每人捐个五十块一百块,(指标)也就足够了。”然而这样的方式是否属于变相的强制?是否有工作人员不愿参与捐款?对此,这位工作人员委婉地表示,现在社区员工觉悟都很高,每次都能超额完成规定数值。“既然有任务,那就得完成啊!”
“分摊”模式不一处级200元科级50元
在长阳镇,工作人员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明确表示,“博爱在京城”这一捐款项目并非今年才有,而是每年都有,已延续了多年。而在每年的募捐工作中,街道都会给辖区内每个村和社区定下不同数额的任务。
而在城关街道,工作人员更是“隐讳”地提出,既然区里将号召大家募捐作为“红头”文件下发,那么站在街道的角度,为了积极响应号召,就必须组织村和社区发动各自的居民响应。“定指标也是为了让响应能有一个(结果),不能发动半天,一点捐款都没有收上来。”
虽然指标都是由街道制定,然而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不同街道的“分摊”模式却不尽相同。在城关街道的通知中,共计29500元的募捐指标,按照19个社区、22个村以及街道机关共23个单位不同数额分担的形式“摊派”下去。这一模式,也在长阳镇街道得到了类似的应用。
而在西潞街道向社区转发的通知中,记者在募捐工作组织形式和标准中注意到,“分摊”的方式则按照人员层次、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做出了更加详细的募捐标准。其中街道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不少于200元,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少于100元,科员不少于50元,其他员工自愿进行募捐。而对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要按照不低于每人日工资的标准进行募捐。同时,对辖区内各村要按照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各社区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进行募捐。
揭秘
无论如何完成基层单位按时交钱就可以
作为各社区的上级单位,街道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先捐的情况是否知情,又是否能够给予合理的监管呢?长阳镇工作人员给出了记者答案:“不管指标怎么完成,最后得把钱给我们拿来。”在采访中,记者以某社区居民的身份,向街道工作人员提出是否对居民有捐款要求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指标只向村和社区提出,要求村及社区完成,对居民没有硬性要求。
“他们(社区)只要能把钱给我们拿来,至于是自己捐的,还是集体出的,还是下边募捐的,我们也不清楚。反正指标不管怎么完成,最后得把钱给我们拿来。”
当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对社区募捐方法知情时,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钱具体是怎么来的,反正“指标都是红头文件下来,一般没有完不成的情况,都是给多少任务就交来多少钱,反正到最后钱给我们送来就得了”。
募捐多的乡镇街道助老助困名额也会多
如果指标没有完成会怎样?“没有惩罚措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即便没有完成指标中的最低捐款限额,乡镇街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这儿救助能力有限,你要是多给我钱我就能多救助点,少给我就少(救助)。”不过,在工作人员的记忆中没有哪个乡镇街道是没有完成指标的,“一般还都会超额完成,做得好的能超过好几万。”超额完成指标的乡镇街道会有什么奖励?该名工作人员透露,房山区红十字会有助老、助困的名额分给各乡镇街道,“根据乡镇情况和他们工作情况,募得多我们就给得多。”除此之外,每年年底,区红十字会要去各乡镇街道举办“双节送温暖”活动,发放一部分慰问品,募捐较多的乡镇街道拿到的慰问品也会多。
另外,每隔几年,房山区红十字会还会在系统内部评先进,给募捐多的乡镇街道颁发证书。“为什么(街道)乡镇有积极性?因为(他们)拿回去的钱比他们捐的多多了。”
《网曝北京房山区红会摊派募捐指标:副处级200元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826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