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媒体: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工作负荷过大盼减负(3)

[摘要]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公务员普遍表示“忙一点可以接受”,但同时认为“忙”应该更有价值。一些公务员告诉记者,很多工作其实并非“分内之事”。江苏某地级市一位公务员举例说:“去年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为...

  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公务员普遍表示“忙一点可以接受”,但同时认为“忙”应该更有价值。一些公务员告诉记者,很多工作其实并非“分内之事”。江苏某地级市一位公务员举例说:“去年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为配套部门,要出各种文件,准备各种材料,占用大量精力和人力,完全没有精力管其他事情。这种情况一年要来两次,真让人崩溃。”

  江苏某县宣传部一位公务员直言:“现在感觉忙得要死,但真正做了什么呢?回头一看,都是些事务性的琐事。要说宣传,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应付,除非被抓了‘负面’,才会积极一点。但这种‘灭火’工作很少有成就感。”

  领导不认可。“苦干、实干靠政绩的,不如有靠山、背景搞关系的”,“有作为、魄力棱角的,不如平庸圆滑老好的”,“累死了诚实肯干当牛做马的,提拔了虚报浮夸指鹿为马的”……公务员群体里流传的此类段子可谓不少。

  在现实中,工作的被动状态令一些公务员心理状态甚为焦灼。“领导一句话,你不想干也得干,不能干也得干,还得干得漂亮,干得让领导满意。”一名公务员表示,感觉自己工作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领导满意”,至于“个人价值实现”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

  一些公务员透露,有时加班加点并不是完全因为工作量大,而更多取决于领导好恶。“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处长的灯就不能关,科长、科员就得干靠着”。

  复杂的人事关系,更加重了公务员的焦虑情绪。对很多公务员而言,除了上班、写报告、下班的无限循环,身边交际圈子只有同事。但处于同一个竞争环境中,与同事相处也不容易,一些公务员表示“内心很孤独”。

  群众不理解。在记者的采访中,认为百姓对自己存在“认知误区”的公务员非常多。辽宁西部某县一位女公务员说,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理解公务员,认为公务员拿着工资不干活,还整天挥霍腐败。其原因就是某些职权部门的个别公务员“吃拿卡要”,导致公务员队伍在老百姓心中的整体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好像我们整天就是闲着拿钱一样,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形象已经彻底被丑化。”徐州市地税局一位公务员有些无奈,“甚至有些亲戚都这么想,觉得你是公务员,肯定各种条件都好,有各种便利、各种好处。真心希望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一直搞下去,把害群之马清理掉,让一切都透明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知道公务员不过是一些在政府里工作的普通人。”(注:文中公务员均为化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苏晓洲叶前范春生白靖利刘巍巍艾福梅张亮)

  “第一国考”缘何降温

  2014年地方公务员考试正陆续在全国各地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考试报名火爆情况大不如前。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已发布招录公告的23个省份中,其中16个报名人数出现下降,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

  3月23日,辽宁省公务员局公布,2014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实招6622人,报名缴费16.4万余人,比去年减少1.8万余人。

  辽宁的情况只是公务员考试降温的一个缩影。2014年上半年,北京公务员招考共1465个职位,招录3452人,较去年职位数减少415个,招录人数减少221人。最终5万余人参加考试,减少近两万人。上海计划考试录用4476人,比去年少229人,报名人数也减少约9000人。广东省计划考试录用1万多名,比去年减少2928人;报名人数25万多人,比去年减少1万多人。

  大学生是“第一国考”的生力军,今年高校毕业生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多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第一国考”却出现降温。这释放出许多信号,也折射出诸多变化。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周维强表示,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和行政管理运行的愈加透明,公务员工作越来越偏重于“服务”,而不是“权力”。“考碗族”更加趋于理性,公考热必然出现降温。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公务员是公共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一群体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正在不断增强。此时,新一轮的公务员分类改革,应通过薪资、选拔、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公务员群体的福利待遇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吸引足够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


豫都网微信

《媒体: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工作负荷过大盼减负(3)》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885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