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5 16:0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花落三家!在我省15个新获立法权的省辖市中,开封、鹤壁、商丘成为首批“尝鲜者”,3市首次行使立法权,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获得审批。今天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记者会,对“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新手“首秀”】
15个赋权省辖市,3市率先行使立法权
今天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开封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商丘古城保护条例》四部地方性法规。除郑州外,其他3市均属于“新手”上路。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关少锋在记者会上说,今年“两会”《大河报》的一篇文章提到,15个立法“新手”,谁将出台河南首部地方性法规,今天有了“答案”:开封、鹤壁、商丘,这三家在同一时间内并列出台了第一批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开封、鹤壁、商丘,三个市首次行使立法权,制定本市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也标志着‘新’的立法法,赋予我省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工作已经落实到位。”关少锋如此定义这三部法律的意义。
【立法“排队”】
下半年,还有11部地方法规“待批”
开封、鹤壁、商丘,立法“首秀”,其他的获得立法权的省辖市,立法也在“路上”。
关少锋介绍,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计划审查批准15部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除了通过的4部,剩余的11部都在“排队”待审。
其中,9月的省人大常委会计划审查批准6部,包括:洛阳市旅游条例、平顶山违法建设查处条例、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许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三门峡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目前,当地的人大常委会二审都已经表决过了这6部地方性法规,多数都已经送到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征求意见。剩下的5部有可能在11月份进行审批。
“地方立法可以收到中央立法难以达到的因地制宜的效果,它能够满足当地急需的立法需求,为设区的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动力。”此外,也进一步完善了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职权。
【人才“匮乏”】
立法队伍将吸纳律师、法学专家
地方立法权放开之后,各个地市立法“人才”是否到位?“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的立法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比较紧缺的。”关少锋介绍。
去年立法法赋权之前,除郑州、洛阳,全省15个设区的市,基本上都没有立法机构和立法人员。经过一年的努力,到去年年底,15个设区的市全部建立法制委员会,常委会也成立了法工委,人才匮乏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立法人才后备不足的问题”。
关少锋还透露,为了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目前省人大正在面向基层,从律师、立法专家中“挑选”人才,进入人大立法机构工作。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还给法工委增加“法规三处”,专门“对接”设区的市的法规审查批准工作。
法规1:《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亮点:不为农民工缴“工资保障金“,将被“拉黑”
为何要对《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修订?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强介绍,随着郑州经济社会发展,郑州建筑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范强透露,1995年,建筑企业只有200家左右,现在变为2600家,建筑业产值从30多亿变为2600亿,从业人员也从10万增至80万。建筑业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部分条款也与上位法存在不一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条例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的一个亮点,就是增设了“劳动用工“一章,规定了劳动用工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工资专用帐户制度,工资保障金制度等,从多个方面加强了对建设领域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范强解释,不按照规定交纳工资保证金的企业将被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其后无法承接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并在社会资金投资工程的承接中会受到限制。
法规2:《开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亮点:13项条款“罚罚罚”,立法有“据”可依
以后去开封吃夜市,随手丢垃圾,就要面临最高200元的罚款了。条例规定,禁止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城市生活垃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相较于其他法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管理处罚特征较为突出。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法英介绍,《开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共有13个条款,对相关的违法事项作出了处罚的设立。
“我们设定的罚款条款,绝大多数有上位法的依据,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大致有12项。”曹法英解释,对于上位法没有规定的,根据开封市管理需要、政府有关规章,并参照外市的一些做法,进行规定。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条例的绝大多数条款规定,只要整改到位都不再处罚,也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曹法英说,如果少罚款、不罚款,能把城市管理好这是我们最希望的。
法规3: 《商丘古城保护条例》
亮点:古城的“硬件”、“软件”,都被划入保护圈
此次,条例的亮点,就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古城进行保护。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琦介绍,“硬件”方面包括对古城整体建筑格局,古城肌理,文物古迹等有形遗产的保护。“软件”方面包括对古城大气环境,古城历史文化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古城的保护更加全面,也更加有利于古城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化价值的充分发挥。
不过,对整个古城环境的风貌,传统格局,历史街巷,历史建筑等保护的同时,商丘也倡导和鼓励投资者对古城资源实施保护性利用,发展文化旅游等有利于古城保护的相关产业。
法规4: 《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
亮点:将成功经验“法律化“,固定下来
鹤壁市首部地方法规,为何会针对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来进行?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玺解释,鹤壁市承担着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节能减排示范市、海绵城市试点等30多个国家级的示范试点项目。其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的已经在全国进行了推广,有一部分作为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因此很有必要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固定下来,进一步的系统化,规范化。
另外,鹤壁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等问题,这都迫切需要以立法形式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实施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将有效的改善鹤壁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鹤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提供法律保障。
(大河客户端)
《河南3市立法首秀!吃夜市再有这个动作罚罚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zrd/44269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