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互联网+”调研组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专注金融服务十数年的银之杰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嬗变。
在银之杰总部天祥大厦对面,互联网
保险的筹建团队在加班加点赶工,如果一切顺利,银之杰互联网金融版图有望在年底迎来易安保险这位新成员。
率先从传统金融毅然转型的银之杰,是今年上半年的超级大牛股。面对记者的采访,银之杰董秘刘奕显得低调而沉稳,他坦言,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银之杰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所有的这些将组成互联网金融大格局。
抢滩互联网征信
在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战略布局中,互联网征信业务被作为银之杰的基石和切入点。早在2013年,银之杰就参股成立华道征信,并从此开启了互联网征信版图。据刘奕介绍,银之杰通过资本运作已经将互联网征信所需的几大要素聚拢完毕,在此基础上,凭借着公司多年积累的超300家
银行客户,公司的征信业务将能快速展开。
具体来看,在数据源方面,银之杰在2014年通过定增方式收购了移动商务平台技术和应用方案提供商亿美软通;在数据处理上,银之杰签署了
投资框架协议,有意对行业翘楚进行投资。
“覆盖7亿用户的大数据源和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处理能力,组成了公司征信业务的核心部分,测试结果显示,我们的数据画像精准度达到较高水平。这些技术架构加上即将获得的征信牌照,银之杰的互联网征信版图基本成型。”刘奕说。
在今年1月份,华道征信被央行列入首批8家“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之一。借此,银之杰也成为A股唯一的互联网征信标的。
刘奕直言,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华道征信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独立第三方。对于银行客户来说,华道征信上述优势尤为关键,无论是出于公平公正,还是商业机密的考虑,华道征信都将是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
对于征信业务何时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刘奕坦言,征信业务不但对银之杰是一个全新业务,其本身也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尽管业务潜力巨大,但是,盈利发生在什么时候,公司并不能确定。换言之,公司谋求的是长远的发展,而非短期的盈利。
深谋全产业链格局
作为传统金融的“贴身管家”,银之杰为数以百计的银行服务了十余年,从一开始的“电脑验印系统”,到后来的“支票
影像交换处理系统”,再到“银行IT系统服务商”,17年间,银之杰从深圳出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变化太快,随着互联网的提速,我们逐渐认识到,转型的时候到了,经过董事会的反复斟酌,我们毅然决然地转型。”刘奕告诉记者。
对于深耕多年的金融领域,银之杰是熟悉的,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IT服务商,银之杰拥有超过300家银行客户。在金融领域的先天优势也让银之杰在布局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时路径更加清晰。
按照其规划,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大数据技术、征信服务及支付平台为支柱,以精准营销和风险定价为核心能力,成为能向客户提供大数据技术服务、风险管理、客户价值管理、市场营销、支付结算、金融中介、金融IT等多方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商。
“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服务,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理顺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刘奕表示。
作者:佚名
《银之杰谋求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jgc/23367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