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郑州多条路曾有“文艺名”现被“东南西北”代替

[摘要]即便是我们现在叫惯的名字,可能以前也有个“文艺名”。比如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这些街道,因为位于郑州早期交通、城市框架的大“十字架”上,自然而然地成了当时发展商业的“黄金宝地”,也一度成为郑州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道。 “白开水”...

即便是我们现在叫惯的名字,可能以前也有个“文艺名”。比如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这些街道,因为位于郑州早期交通、城市框架的大“十字架”上,自然而然地成了当时发展商业的“黄金宝地”,也一度成为郑州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道。

“白开水”的路名

其实也曾文艺过

郑州老街道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瑞明,研究过郑州的每一条街道。

东大街

作为郑州老城区最早的街道,东大街在550多年前就有了,不过它那时候名字是叫“敏德街”,取意提升道德水平,做品行端正之人。后来因为地处交通要道,直通东大门,清末民初就被叫做“东大街”,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时,还曾被叫过一段“中山东街”。

西大街

提起西大街的历史,那就更老了。据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老城区时,这条街曾被命名为“里仁街”,取意这里的人讲究仁义。和东大街这个“兄弟”的经历类似,西大街也是在清末民初被称为“西大街”,1927年,被叫过“中山西街”。

南、北大街

民国时期,随着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建成通车,郑州成为黄金十字架上的中心点。一时间,商人纷纷云集郑州,南大街也随着热闹起来。

南大街明清时叫“咸宁街”,取意社会平静安宁,后来被老百姓习惯叫南大街;北大街叫“清平街”,取意清净平安,后来叫北关大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最终命名为北大街。

王瑞明说,在上世纪30年代,因为南大街药材生意的繁华,当时郑州商界的几个名人,商量如何繁荣郑州商业的时候达成共识,决定组织“郑州药材骡马大会”,大会从开始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一年比一年兴旺,影响力遍及中国。

在南大街住了很多年

见证了南大街药业兴衰

6月5日上午10点多,郑州市南大街58号院门前,80余岁的张福聚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条街最繁华的时候。

当时,街道两侧的药材行随处可见,“那时候,经常能在街上见到讲究穿戴、讲究体面的富人,有北京人、上海人……哪儿的口音都听过。”开药铺的有钱人多了,南大街上一度还开了大烟馆和当铺。民间流传着“二里岗、五里铺,不抵南街一当铺”之说。

现状

如今的南大街,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街上就算还有几家药店存在,也早已不是只卖中药材的药行了。200余米长的街道上,有着理发店、银行、修车铺、饭店、服装店等上百家门店,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街。

慈禧太后“回銮” 走的就是东大街

住在东大街上的老人们说,东大街古时为中原交通要道,它往东能到开封,西去可通荥阳洛阳。据说,1902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避乱“回銮”从西安往开封走时,就曾走过这条街。

因为东大街上有文庙和城隍庙,这里一度是郑州最热闹的地方。上世纪30年代,东大街上的药材生意和南大街一样,十分红火。当时,郑州最有名望的中药店之一,“天芝堂”中药铺的总店就建在东大街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大街两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最有名的就是可跟百货大楼、手工业大楼比肩的红旗大楼。这座大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极一时,是郑州的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现状

如今,郑州市的大型商场早已分布各个街道,多得一时数不过来。而经过拓宽改造的东大街上,红旗大楼早已不复存在,成为漂亮的街心花园。

“里仁街”

还真不是白叫的

西大街原名“里仁街”,说的就是这条街上的人讲究仁义。虽然后来这个名字不复存在了,但是还真不是白叫的。

西大街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商业的故事。比如,这里聚集了郑州最早的一众“老字号”,如“边永泰秤店”、“玉泰生酱园”等。

管城区工作过数十年、对该区老街道相当了解的康玉庆记得,“玉泰生酱园”是当时郑州城内最大的一家糕点酱菜店,店里卖的山楂糕,酸甜可口、质地细腻、物美价廉,是当时市场上的名牌产品。很多郑州人只要一说买酱菜、糕点什么的,肯定首先想到这儿。

故事

西大街人会做生意、能做生意一向是出了名的,但比他们会做生意更出名的,是他们的仁义。

清末时,西大街有一家客店,老板叫封世英。有一位名叫杨景元的山西商人把银两忘在客店,老板主动归还,郑州知州当时还专门送了个匾额“拾金不昧”。还有一家客店,店主叫马得才,有次捡到客商的1000两银子,就交到州衙保管,几天后找到了失主。

康玉庆说,“类似的例子有好多,这也许就是西大街商业兴旺的根本。”

(感谢王瑞明、郭增磊、康玉庆提供资料)

奇葩说

郑州最丑的路是哪条

你知道不

其实,路本没有美丑之分,而郑州有条路,却因与网络红人重名,火了起来。

有网友表示,郑州最丑的路是玉凤路,因为“凤姐”的传说在那摆着,不得不服。

征集

地名要“记得住乡愁”

在郑州,不少地名和路名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代表着老郑州人的记忆。

近日,民政部表示,要保护好老地名,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郑州的老地名和路名,你有什么想说的?


豫都网微信

《郑州多条路曾有“文艺名”现被“东南西北”代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19777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