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新闻频道 > 民生在线 >

亲子关系 65%的人 有过“吃醋”心理或行为

[摘要]□记者牛洁实习生卞晶晶 核心提示┃“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还有比这更有资格称为千古难题的吗?当然有!比如,“你跟爸爸亲还是妈妈亲?”“吃醋”不只存于情侣间,还常见于亲子间。调查发现,65%的网友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或行为。专家认为,“...

亲子关系 65%的人 有过“吃醋”心理或行为

  □记者牛洁实习生卞晶晶

  核心提示┃“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还有比这更有资格称为千古难题的吗?当然有!比如,“你跟爸爸亲还是妈妈亲?”“吃醋”不只存于情侣间,还常见于亲子间。调查发现,65%的网友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或行为。专家认为,“爱的醋醋”可以有,适度控制很正常,但如果过多、表达形式过激,很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逃避、讨好、心口不一、没规则等行为习惯。

  【调查】亲子关系中,65%的人有过“吃醋”心理或行为

  亲子关系中,您爱“吃醋”吗?到7月22日下午2时12分,“大河报少年”微信公众号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人有过“吃醋”心理或行为,34%的人选了没有。

  如有“吃醋”倾向,78%的人会选择调整心理,慢慢消化;21%的人会在忍不住的时候,直接问孩子跟谁更亲。

  这种吃醋行为是正常现象吗?47%的人认为正常,太在乎,所以会在意;另外52%则认为更多的人爱孩子是好事儿,“吃醋”是不正常的。69%的人认为直接问孩子跟谁更亲会对孩子造成影响;13%的人认为孩子年纪小,不会在意;17%的人表示,说不清。

  亲子关系中的“吃醋”心理和行为是什么造成的?

  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表示,“吃醋”行为其实是爱的争夺。“吃醋”表明:家长渴望得到认可,询问孩子跟谁更亲,其实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认可自己的付出,明确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显示了家长的焦虑,成长过程中,很多人在被认可、被肯定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因而需要从孩子身上获得确认。孩子的回答一旦不如愿,家长焦虑情绪会更明显。

  【分析】常见的两种模式,背后各有“微妙”原因

  采访中,记者发现,亲子关系中,爱的争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孩子跟爸爸亲还是妈妈亲?跟奶奶亲还是跟妈妈亲?跟爷爷奶奶亲还是跟姥姥姥爷亲?“大河报少年”微信公众号调查结果显示,“跟奶奶亲还是妈妈亲”这一模式最常见。

  模式一:跟爸爸亲还是妈妈亲?

  赵丽是洛阳人,女儿1岁半。1岁之前,女儿跟她最亲近,只让她抱,不让爸爸抱,偶尔有事儿,把女儿交给老公,女儿都会嚎啕大哭。她既着急女儿“缠人”,又开心女儿的依赖,让她心里暖暖的。

  可是,自从女儿过了1岁生日,这种格局便被打破了。每次爸爸回家,女儿都喜欢往爸爸身边蹭,“爸爸可以把她举高高,可以逗她开心。”赵丽说,她渐渐发觉老公身为男性的优势,在为父女俩感情加深感到开心的同时,她还有一点点“吃醋”甚至担忧,“女儿会不会以后不跟我亲了?她长大了怎么办?”

  分析:蔡劲林说,这一模式很常见,其实就是孩子、爸爸、妈妈三角关系的失衡,有时爸爸、妈妈关系过于亲密,孩子也会羡慕嫉妒恨。

  模式二:跟奶奶亲还是妈妈亲?

  李女士家住新乡,儿子8岁。暑假,她和老公带着儿子去看望爷爷、奶奶。老人爱孙心切,又亲又抱孩子,除了天天做好吃的,还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买玩具。从爷爷家回来后,儿子还想要支新水枪,李女士果断拒绝,没想到儿子说:“你不疼我,换成奶奶,肯定会给我买。”此话让李女士心碎了,“我付出这么多,他竟然这么说!”

  “奶奶们”也有类似的烦恼,70岁的陈阿姨回忆道,因为儿子和媳妇儿忙,孙女经常去她那儿住,但只要妈妈过来接,

  小家伙儿就开心得不行,完全把奶奶抛到了脑后。

  分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延卿表示,奶奶、妈妈争夺孩子,在婆媳中很常见。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婆媳争夺儿子(老公)的升级版,婆媳俩以此确认自己在家庭中的功劳和地位。

  【两难】多数孩子“糊弄”过关

  “你到底跟谁亲?”记者随机采访10个孩子,他们多数选择了“糊弄”过关。

  “我最怕被人问这样的问题,这咋回答,得罪人啊。”12岁的小雨说,奶奶经常问她,跟奶奶亲还是和妈妈亲。她觉得跟妈妈更亲,但“奶奶年纪大了,如果直接说,她会伤心,我只能说跟奶奶亲。”

  8岁的涵涵说,爷爷奶奶问的时候,他就说跟爷爷奶奶亲,姥姥姥爷问,他就说跟姥姥姥爷亲。总之,谁问就是跟谁亲。“那如果大家都在场,你怎么回答?”记者问道,“那就说跟谁都亲。”涵涵笑着说。

  【建议】“吃醋”需适度提问即反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周正表示,亲子关系中“爱的争夺”,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甚至形成没有规则的行为模式。

  周正说,为了争夺孩子的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可能会拼谁付出的更多,甚至会没有原则地给孩子好处,比如盲目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容易没“规矩”,规则意识更无从谈起。

  蔡劲林提到,孩子比大人们想象的要聪明,在二选一的提问中,孩子知道大人想要的答案。如果经常如此,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大人提出的问题,“糊弄”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回避、讨好、心口不一的问题。

  蔡劲林表示,孩子是柔弱的,他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爱,在健全的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健康。成人要放松自己,给予自己这个角色应该给予孩子的爱;问孩子跟谁更亲的时候,不妨换个心态。“可以放弃期待地问,如孩子的答案不是你,可以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否出了问题,这才是一个理性、成熟的爱的方式。”

(大河报)


《亲子关系 65%的人 有过“吃醋”心理或行为》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49293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